宋卫东急忙说:李叔,我们知道难办。只是...只是我二嫂采药救了您老母亲,咱们也算是积德的人家,怎么就不吉利了呢?
李为民沉吟片刻,一拍大腿:这样吧,明天我带头去你们家工地帮忙。我再找几个干部一起去,就当是支持村民发展生产。有人带头,说不定就能打破这个局面。
果然,第二天村支书真的带着两个村干部来了宋家工地。这一招果然有效,一些原本观望的村民也开始动摇。
但人手还是不够。这时,林薇想起一个人——王素芬的大儿子王刘建军。,也在家闲着。
素芬姐,能不能让建军。来帮帮忙?我们按天给工钱,绝不亏待他。林薇找到王素芬商量。
王素芬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建军。正愁没事干呢。你们家人实在,我放心。
就这样,工地总算有了几个帮手。宋家人深知要留住这些人不容易,于是在伙食上下足了功夫。
每天中午,赵金凤和楚瑶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这天中午,工地上飘来阵阵肉香。
开饭啦!楚瑶喊道。
工人们围过来,看到今天的菜色:白菜炖猪肉、炒鸡蛋、烩豆腐,还有白面馒头。
哟,今天有肉啊!王大强惊喜地说。
赵金凤笑着说:大家干活辛苦,得吃点好的。卫东,把烟拿来。
宋卫东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大前门,给每个工人发了一包。
村支书李为民接过烟,感慨地说:老宋啊,你们家真是厚道。这么招待工人,在咱们村可是头一份儿。
宋老实憨厚地笑笑:大家来帮忙是看得起我们,我们不能亏待大家。
工人们吃着丰盛的饭菜,抽着好烟,之前的顾虑渐渐消散了。有人甚至开始觉得,在宋家干活反而是件美差。
然而,张桂英并没有就此罢休。这天她特意工地,阴阳怪气地说:哟,吃得不错啊。不过啊,有些东西可不是吃点好的就能化解的。
刘建军忍不住回嘴:桂英婶,您这话就不对了。秀兰姐那是意外,哪有什么晦气不晦气的。再说了,人家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干活也心甘情愿。
其他工人也纷纷附和:就是,宋家人厚道,我们乐意帮忙。
张桂英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了。
晚上收工后,宋家人围坐在一起算账。楚瑶拿着本子说:今天买菜肉花了八块六,烟钱四块五,工钱十五块。总共开支二十八块一。
赵金凤心疼地说:这一天开销可不小啊。
林薇却笑着说:妈,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看今天工人们干得多起劲,照这个进度,房子很快就能盖起来。
宋卫东点头:二嫂说得对。咱们厚道待人,人家才会实心实意给咱们干活。
这时,宋卫东悄悄把一个布包递给林薇:二嫂,这是我这半个月在码头扛包挣的三十六块钱。虽然不多,但也能贴补些开支。
林薇惊讶地看着他,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卫东,你...
宋卫东低下头:以前是我混蛋,对不起大家。现在我明白了,只有脚踏实地干活,才能过上好日子。
赵金凤看着儿子,眼圈红了:好,好,知道改就好。
月光下,宋家小院里洋溢着久违的温馨与希望。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只要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林薇摸着平坦的小腹,轻声说:盼盼,你看,大家都在努力呢。咱们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