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娘家人的探望(2 / 2)

“妈!”王有亮打断她,“您听那些闲话干什么!”

“无风不起浪!”李淑芬说,“他们说是因为宋家老三赌博,得罪了人,这才报应在秀兰身上...”

林薇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作为现代人,她当然不相信这些迷信说法,但原主的记忆却让她对这些流言蜚语感到恐惧和委屈。

赵金凤听到这话,顿时不乐意了:“亲家母,这话可不能乱说!”

张桂英唯恐天下不乱:“婶子,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我们来的路上,碰见你们村的一个大嫂,她说得可有鼻子有眼了。”

宋老实蹲在门口,闷头抽着旱烟,一句话不说。

楚瑶忙打圆场:“叔、婶子,走了这么远的路,饿了吧?我去做饭。”

李淑芬摆摆手:“不忙。秀兰啊,跟妈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薇简单说了那天的情况。作为现代人,她刻意省略了婆婆的冷言冷语和自己的劳累,但原主的记忆却让这些委屈历历在目。

李淑芬听后,沉吟片刻:“要我说啊,你们这卖菜的生意虽然赚钱,但太辛苦了。”

张桂英插嘴:“要我说啊,还不如让秀兰回娘家住段时间。咱们村离城近,我有个表妹在菜市场工作,听说现在要承包摊位呢。”

林薇和楚瑶对视一眼,都有些心动。现代人林薇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商机。

王有亮说:“这事我也听说了。承包费不便宜,但确实稳定。秀兰要是想去试试,我可以帮你们打听打听。”

赵金凤一听要花钱,立刻说:“承包摊位哪是那么容易的?得有不少本钱吧?”

张桂英嗤笑一声:“婶子,这就是您不对了。秀兰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现在身体垮了,你们连这点钱都舍不得?”

宋卫国忙解释不是舍不得,是真的拿不出钱。

李淑芬看着女儿苍白的脸,一咬牙:“这样,钱的事我想办法。我那里还有点私房钱,先借给你们。”

张桂英顿时不乐意了:“娘!您那点钱不是说要留给孙子念书的吗?怎么...”

王有亮瞪了她一眼:“你少说两句!小妹的事要紧。”

中午吃饭时,张桂英看着桌上的菜,又挑刺。现代人林薇不禁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位大嫂真是到哪里都不忘挑事。

吃完饭,李淑芬把林薇叫到屋里,偷偷塞给她一个小布包:“这里面是五十块钱,你藏好了,买点好吃的补补。别让张桂英知道,她知道了又得闹。”

林薇推辞不要。现代人的自尊让她不想接受这笔钱,但原主的记忆告诉她,这是母亲省吃俭用攒下的血汗钱。

“拿着!”李淑芬硬塞进她手里,“妈没本事,帮不了你大忙。这点钱你留着应急。”

临走时,李淑芬又特意对赵金凤说:“亲家母,秀兰就拜托你了。”

送走娘家人,林薇回到屋里,打开那个小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五张大团结。她的眼泪又落了下来——这一次,说不清是原主的感动,还是现代人的感慨。

晚上,宋卫国回来,林薇把母亲给钱的事说了。宋卫国沉默良久,才说:“妈对咱们真好。等以后咱们有钱了,一定好好孝顺她。”

林薇点点头。作为现代人,她开始理解这个时代亲人之间的牵挂与付出。虽然陌生,却真实而温暖。

小两口正说着,突然听见院里传来争吵声。出去一看,原来是宋卫东回来了,赵金凤正在骂他。

“你还知道回来?一天天不着家,让你借钱,钱呢?” 宋卫东低着头:“妈,我再想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我看你就是狗改不了吃屎!” “没有!我真没有!”宋卫东争辩道,“我去找活干了,在码头上扛包,一天能挣两块多呢!”

大家都愣住了。宋卫东从口袋里掏出几张毛票:“这是今天的工钱。我先攒着,等攒够了,一定帮二哥二嫂把摊位租下来。”

赵金凤接过钱,数了数,语气缓和了些:“还算你有点良心。”

夜里,林薇靠在宋卫国怀里,轻声说:“卫东好像真的变了。” 宋卫国叹了口气:“希望吧。可是摊位的事,光靠他扛包哪够啊。” “不怕,”林薇说,语气里既有现代人的冷静,也有原主的坚韧,“等我能干活了,咱们一起努力。总有一天能实现的。”

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夫妻俩身上。现代人林薇开始慢慢接受这个身份,这个家庭,这个时代。虽然前路艰难,但希望就像这月光一样,虽然微弱,却从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