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庚金佛缘(1 / 2)

离开厚重磅礴的中州大地,韩飞一路向西。越是向西,地貌愈发开阔,植被渐稀,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岩石、广袤的戈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干燥而锐利的气息。

极西之地,并非荒芜死寂。这里矗立着一个独特的国度——锐金佛国。

此国全民信佛,但与寻常佛门净土不同,锐金佛国尊崇的是“锐金明王”,其佛法刚猛凌厉,主张以智慧为剑,斩破虚妄,以金刚怒目,降服外道。整个国度的建筑多由金属与岩石构筑,线条硬朗,棱角分明,在日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泽。就连空气中流转的佛力,都带着一股无坚不摧的锋锐之意。

韩飞的目标,是佛国圣地——“金刚山”,以及山中摩柯寺的当代佛子。据典籍记载与后土垣的提点,摩柯寺内供奉着一缕自天外陨铁中提取的“先天庚金气”,乃佛国镇教之宝之一,非大机缘、大智慧者不可得。

他收敛周身气息,尤其是将乙木生机与离火灵韵深深内蕴,以免与此地磅礴的锐金佛力产生冲突。行走在佛国的土地上,他能看到许多苦行僧侣,身负金属锁链,赤足行走于砂砾之上,磨砺肉身与意志。也有僧众演练佛门神通,掌风如刀,指劲如剑,金光闪烁间,充满力量感。

金刚山,如同一柄直插云霄的巨剑,山体呈现出一种暗金的色泽,散发着无尽的锋芒。山脚下,摩柯寺依山而建,殿宇巍峨,并非金碧辉煌,而是通体由一种暗金色的金属与黑石筑成,庄严、肃穆、冷硬。

韩飞来到寺门前,向守门的金刚僧说明来意,求见当代佛子。

那金刚僧目光如电,在韩飞身上扫过,似乎察觉到他体内潜藏的非凡底蕴,合十行礼道:“施主请稍候,容小僧通传。”

片刻之后,僧人去而复返,恭敬道:“佛子有请,施主请随小僧来。”

韩飞跟随引路僧人,步入摩柯寺。寺内并无繁复装饰,处处显露出一种简洁、刚硬、直指本心的风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火气与金属的冷冽气息,诵经声如同金石交鸣,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震荡心神。

在一间简朴的禅房内,韩飞见到了当代佛子。

佛子看上去极为年轻,面容俊朗,肌肤如玉,一双眼睛却深邃如古井,蕴含着大智慧与大慈悲。他身着一袭简单的白色僧衣,并未披袈裟,气息内敛,仿佛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但韩飞却能感觉到,这看似平和的身躯之下,蕴藏着何等恐怖的力量与锋芒。

“小僧慧心,见过韩施主。”佛子慧心起身,合十行礼,声音温和,却自带一股令人心静的力量。

“晚辈韩飞,冒昧打扰佛子清修。”韩飞还礼。

双方落座,有小沙弥奉上清茶,茶汤清澈,却隐隐有金光流转,散发出锐利而又清灵的香气,是佛国特有的“金顶佛茶”。

“施主远道而来,身负混沌之气,平衡生死,容纳灵火,凝聚厚土,所图非小。”慧心佛子开门见山,目光清澈,仿佛能直视韩飞的本源,“可是为寺中那缕先天庚金气而来?”

韩飞心中微凛,这佛子的眼力,比之后土垣似乎更胜一筹。他坦然承认:“佛子明鉴。晚辈欲凝聚混沌金丹,需集五行本源。庚金锋锐,主肃杀与变革,乃混沌衍化不可或缺之一环,故此特来佛国,望得佛子与宝寺成全。”

慧心佛子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盏,并未直接拒绝,也未答应,而是缓缓道:“先天庚金气,乃明王遗宝,蕴无上锋芒,可斩业障,可断因果。然其性至刚至锐,寻常之法难以驾驭,易反伤己身,更恐堕入杀伐魔道。施主虽根基深厚,但欲得此物,需让贫僧知晓,施主之心,可能驾驭此锋锐?施主之道,可能包容此杀伐?”

他放下茶盏,目光平和却极具穿透力地看向韩飞:“施主可愿与贫僧,坐而论道七日?”

这不是斗法,而是道争,是理念与道路的碰撞。唯有在道理上说服对方,证明自己的道足以驾驭、包容庚金之气,方有可能得到认可。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韩飞神色肃然,知道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论道,始于次日清晨,在金刚山巅的一块平滑如镜的巨石之上进行。此地乃锐金佛力最为浓郁之处,呼啸的山风都带着切割之意。

第一日,论“刚柔”。

慧心佛子言:“我佛门亦有金刚怒目,以降魔卫道。刚猛精进,乃破障之必须。过柔则靡,难成大道。”他指间一缕佛力化作金色小剑,锋锐无匹,切割虚空。

韩飞应对:“刚不可久,柔不能守。混沌之道,包罗万象,刚柔并济。水至柔,能穿石;气至柔,能蚀金。刚为用,柔为本,混沌为根。”他掌心混沌之气流转,演化水之至柔与山之至刚,最终归于朦胧。

慧心默然,金色小剑散去。

第二日,论“杀伐”。

慧心佛子言:“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庚金主杀,乃天地肃杀之机,断因果,了恩怨,亦是慈悲一种。”

韩飞应对:“杀伐是手段,非是目的。混沌衍化,有生有灭,杀伐亦为循环一环。然心存杀念,则为魔道;心容杀伐而不用,方是自在。我之道,非为杀,而为生,为衍化。庚金之锐,于我而言,乃是开辟混沌、斩破迷雾之利刃,而非屠戮之器。”他意念引动,一丝轮回气息显现,展示生死轮转,杀伐不过是其中一段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