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外头郡县上的官员,而是咸阳城里这些个深受皇帝信任之人,乃至后来才来的萧何等,对大秦亦是尽心尽力。
这样的信任,换做是他们,他们也乐意啊。
而且项伯这官位,也算是一步登天了啊!
原本还以为就给个小官或者什么都没有呢。
两位长老现下可算是安心了。
……
时间又过了几日,关于匈奴那些人的处置也都出来了。
杀了一批,留了几个,剩下的都送边关修长城去了,毕竟之后修秦直道还要用人,全杀了可惜。
而且这长城曾经防的还是他们,如今却得他们亲手去修了。
至于冒顿,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差不多也该安排他去学宫上学了。
扶苏准备将他安排进学前班,也就是和一些个四五岁刚启蒙或者还没启蒙的小毛孩一起学。
也不是其他原因,主要是他不咋会大秦官方语言和文字啊。
扶苏将人带到学宫,交到了……张良的手里。
张良这会儿不忙,便带着人稍稍熟悉一番学宫。
眼前这位也算是大秦有史以来第一位外族学子吧,以后史书上怕是都得记上一笔了吧。
张良沉思着,恰好带着人走到了嬴白扶苏他们教室的边上。
冒顿好奇的站在窗户边看,他也不阻止。
讲台上,老师正在讲课,底下个别的学子在底下说着小话。
这时候,项藉身后的有个学子忽然伸手戳了戳他,“项藉,有朋自远方来……”
“虽远必诛!”
项羽接的那叫一个顺口,接完后却是一愣,僵硬的转过脑袋,就见到老师正一脸可怖的看着自己。
……
“项藉,你刚刚在说什么!”
“先生,我知道。”
他身后的学子一副瞧热闹的模样,站起来,说。
“我刚刚问项藉,有朋自远方来下一句,他说。”
“说什么?”
“虽远必诛!”
先生:“……”咬牙切齿。
“信不信我先诛了你!整段话给我抄写一百遍!”
项藉:“……”他最烦写字了……忍不住回头瞪了对方一眼。
身后学子乐呵呵的坐下。
嘿嘿,他刚刚就是一试,看看项藉这里是不是还有什么有意思的解释,谁能想到!
哈哈哈哈,原来还有更炸裂的!
一旁的嬴白已经笑倒在软垫上了。
“哈哈哈哈哈,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哈哈哈哈~扶苏,这话你啥时候告诉他的?”啥时候?她咋不知道?
这是她曾经说的后世网上比较火的一句口头禅。
毕竟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嘛。
扶苏叹气,“我也忘了,但应当是阴嫚说的。”
毕竟扶苏只会告诉阴嫚,然后阴嫚告诉其他人。
嬴白:哈哈哈哈,真是太有趣了。
笑的肚子疼,等回去了一定要说给政哥听,让他也笑一笑。
窗户外,冒顿:真是太可怕了!
看来他以后得小心一点这位叫项藉的学子。
张良面无表情的带着冒顿离开。
他其实有些不太懂,明明同样是被灭国,为何项藉能如此心无旁骛的在这里学习,甚至和嬴阴嫚他们关系这么的好。
换做是他,真的做不到。
即便他如今的心情已然不同,甚至已经放弃刺杀嬴政,但让他效命大秦,心中却依旧不愿。
……
张良思虑外放,一时间甚至没有注意到出现在不远处的吕雉。
吕雉看了眼张良,随即将目光落在她身侧的冒顿身上。
冒顿,那位匈奴单于的儿子,不过听说在匈奴不是很受宠,甚至算的上苛待。
如今匈奴单于已死,那这位单于之子,不知对大秦可有心生仇恨?
但陛下对他好似有些特别。
还有这个张房……也让吕雉一直忍不住在意。
吕雉想着,朝着张良的方向走去。
“张先生这是准备带着这学子去何处?”
这话好似有些许的明知故问。
张良回神,朝着吕雉微微见礼,“吕司业。”
“这位是学宫中刚加入的学子,长公子让我带着他熟悉一下学宫,一会儿便带他去学前班。”
学前班,张良觉得这名号起的确实合适。
张良如今就在学前班教学,领的是博士的俸禄,约为?六百石。
一旁的冒顿上前,对着吕雉行了个大秦学子的礼。
“学生冒顿,见过吕司业。”
他这段时日可是好好的了解过大秦礼节的。
……
还有,这便是大秦第一个正式任官职的女官吗?看上去可真是有气势。
而且听说她很受大秦陛下信任,掌管着整个学宫的一切。
当真耀眼。
吕雉朝他微微颔首,看他身上穿着还是匈奴那边的衣服,便说道。
“学宫中有学子穿的衣服,一会儿让先生带你去领了,再去教室。”
不然穿着这么一身进去,怕是得吓到那些孩子,若被其他学子瞧见了,也是会被针对的。
学宫学子来自天南地北,冒顿的身份,注定了让他在学宫中很难交上友人,甚至会被学子针对。
好在学宫学子们不可打架,否则……但一些个小动作怕是少不了了。
吕雉想想都觉得头疼。
冒顿颔首,感激:“多谢吕司业。”
张良:“那我便先带他下去领衣服了。”
说完见了见礼,张良带着人离开。
虽说是在这学宫中,但张良大多时候都是尽可能的不跟吕雉对上,以免被她察觉到什么。
这位女郎,可不简单。
吕雉看着他们的背影,略微收敛了脸上的笑,眉心略蹙,眼神中带着审视。
她倒是要看看,他能安分到何时。
……
而这边,张良也没有继续带人逛的心思了,带冒顿熟悉了一下食堂,然后去领了衣服,换上后便将人带到了学前班,先学认字。
教室里面,老师正在教学生们拼音和习字。
对,就是后世的那个拼音,大秦甚至前些时候还让那些个博士们也学了,然后弄了个字典出来,上面标注着拼音和解读,将那些博士们折腾的够呛,当时可是安分了好长一段时日。
不过这些暂时还只是用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字典之类的种花书屋里便有,可借阅,也可买新的带走,价格不算贵,基本学子都选择了存钱买走。
教室里,孩童们原本学的认真,忽然注意到外头来了一个比他们高大那么多的人,一张张可可爱爱的小脸上全是好奇,整齐划一的读书声都变得三三两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