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索菲亚猛地睁开眼,呼吸急促。她听到了一个名字!还有“笔记”、“银莲花”、“褶皱”、“创造”……这些词语与脑海中那个空白笔记本的意象,以及指向221b的强烈召唤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令人费解却又无比紧迫的图景。
曾祖母不是在胡言乱语。她在传递信息,用这种超越常规语言的方式,在血脉相连的后代中,寻找能“听懂”的人。而信息的核心,指向贝克街221b,一个叫艾拉的人(是温特家族的人?),以及一本可能至关重要的空白笔记。
某种巨大的、涉及现实结构(“褶皱”)的危机正在发生,或者说,即将发生。而她的家族,似乎从曾祖母那一代起,就卷入了其中。
她不再是那个仅仅记录和解读历史回声的旁观者了。这“回声”是直接传递给她的召唤,要求她成为主动的解读者,甚至……参与者。
她拿起笔,快速记录下刚才感知到的所有关键词和意象。然后,她打开电脑,开始搜索与“贝克街221b”、“温特家族”相关的近期信息。很快,一条不起眼的房产变更记录引起了她的注意。房产继承人:艾拉·温特。
目标明确了。
索菲亚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剑桥宁静的夜色。然而,在她的感知中,这宁静之下,似乎正涌动着无形的暗流。她必须去伦敦,必须去见这位艾拉·温特。这不仅是为了解开家族之谜,更是为了回应那穿越了百年时光、直接叩响她灵魂的召唤。
贝克街221b内,艾拉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混乱。
自那晚的“现实褶皱”事件后,空白笔记——她现在更倾向于称它为“编织笔记”——变得异常活跃。它不再被动等待触碰,而是会时不时自行浮现出新的银色字迹。有时是描述附近空间稳定性的“参数读数”,有时是预示性的短句,指向未来几小时可能发生的、小范围的现实扰动。
例如,笔记曾显现:“坐标:N51°3123.5, w0°929.1,历史图层渗透:1917年步兵操练声景,持续时间约4.2秒,强度:微弱。”
艾拉半信半疑地根据坐标找到附近的一个小公园,果然在指定时间,空气中短暂地、幽灵般地回响起一阵遥远而整齐的步兵操练口令和脚步声,吓得几个路人面面相觑,以为是恶作剧广播。
她成了这诡异现象的被动接收者和唯一知情者。恐惧逐渐被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好奇心取代。她开始尝试更系统地与笔记互动。
她发现,当她集中精神,将注意力聚焦于笔记上浮现的特定符号时,她能更清晰地“读取”其中蕴含的概念信息,甚至能微弱地感知到符号所指向的“现实图层”的质感。这就像在用一种全新的感官去触摸现实本身的纹理。
同时,她对自己“阅读意识痕迹”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认识。在笔记的“激发”下,这种能力变得更强、更可控。她可以主动触摸一个物体,清晰地读取其承载的强烈记忆片段,而不再只是被动的碎片化冲击。她“听”到了书桌见证过的、姑婆与神秘访客的深夜密谈片段(提到了“维度边界”、“守护者契约”),她“看”到了那个黄铜“回声罗盘”曾被姑婆用于追踪某种“现实裂隙”的路径。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逐渐拼凑出一个模糊却令人震惊的轮廓:她的姑婆艾登,并非普通的学者,而是一位秘密的“现实守护者”。而这本笔记,是她留下的最核心的工具,或许是……武器?
但艾拉感到力不从心。信息过于庞杂晦涩,她的能力刚刚觉醒,难以驾驭。笔记不断显现的新信息,以及伦敦各处零星但持续出现的“现实褶皱”报告(尽管被主流媒体解释为集体幻觉或技术故障),都预示着危机正在逼近。她需要一个盟友,需要理解这背后更庞大的体系。
她想起了姑婆笔记中偶尔提及的“银莲花网络”,似乎是一个用于监测和稳定现实的分布式系统。笔记最近几次显现的信息中,也频繁出现了“网络节点休眠”、“寻求频率同步”等字眼。
或许,修复或连接这个“网络”,是应对危机的关键?
这天下午,又一场小范围的“现实褶皱”在摄政公园附近发生。这一次,叠加的景象是二战时期灯火管制的伦敦,黑暗的街道上只有手电筒微弱的光柱晃动。笔记再次发烫,显现出详细的描述和一组代表“网络节点响应缺失”的警示符号。
艾拉感到一阵绝望的孤立。她无法独自应对这一切。
就在她心情沉重地抚摸着笔记封面,下意识地集中精神,脑海中强烈地浮现出“寻求连接”、“寻找银莲花网络”的意念时,异变发生了。
笔记突然变得滚烫,封面上那些原本看不见的纹路瞬间亮起刺眼的银光。一股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大的能量脉冲,以笔记为中心,无声地扩散开来,穿透了墙壁,扫过了整个伦敦。
艾拉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应惊呆了,手一松,笔记掉落在书桌上,银光迅速消退,恢复平静。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感觉到自己似乎无意中……发送了一个信号。
几乎在同时。
UcL实验室里,莱奥·陈的便携式频谱分析仪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声。屏幕上,代表贝克街221b的那个光点爆发出的信号强度,瞬间冲破了仪器的量程上限。那是一个清晰的、强大的、主动发出的“银莲花”频率脉冲,其中蕴含的“信息”简单而直接——一个寻求连接的“呼唤”!
莱奥猛地站起身,脸上写满了震惊与兴奋。来源确认无误!而且,这个脉冲表明,源点不仅是活跃的,而且存在某种“智能”或“交互界面”!
他不再犹豫,抓起早已准备好的装备背包,冲出了实验室。
剑桥大学,索菲亚·韦斯特刚整理好行装,准备第二天前往伦敦。她坐在书桌前,最后一次尝试从汉娜的日记中获取更多线索。
突然,一阵强烈的、无法用耳朵听到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她脑海中炸响。那不是一个词语,而是一个纯粹的、带着艾拉·温特精神印记的“意念脉冲”——充满了困惑、寻求连接的渴望,以及对“银莲花网络”的强烈指向性。
这“回声”并非来自过去,而是来自现在!来自伦敦!来自那个叫艾拉·温特的人!
索菲亚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阳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她的能力,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即时地接收到了来自同时代、同样特殊个体的“主动呼叫”。
这不再是单方面的解读历史回声,而是真正的、跨越空间的共鸣。
她立刻改变了计划,拿起手机预订了最近一班前往伦敦的火车票。命运的织机正在加速,三条分散的线索,因为一个共同的危机,一次无意的呼唤,和一本神秘的笔记,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贝克街221b这个焦点汇聚。
伦敦的雨幕之下,现实结构的薄膜正泛起越来越密集的涟漪。而三位尚未谋面的守护者,正沿着各自不同的路径,走向那个注定改变他们一生的交汇点。
莱奥带着他的仪器叩响221b的大门,试图用科学解释眼前的神秘;索菲亚凭借血脉中的回声寻来,带来来自过去的碎片与警示;艾拉则手握能编织现实的笔记,却缺乏理解和控制它的知识。三人在221b的书房相遇,背景是伦敦日益频繁的现实叠加事件。猜疑、试探与最初的合作在此展开。他们很快发现,笔记发出的呼唤不仅引来了彼此,也可能惊动了其他隐藏在现实褶皱背后、对不稳定维度虎视眈眈的存在……第一次真正的危机,将在他们初步联手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