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音珠——!我与你势不两立——!”
消息传到慈宁宫时,太皇太后正由苏麻喇姑陪着在暖阁里捻佛珠,闻听此事,手中动作微微一顿,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眼睛缓缓睁开。
“皇帝……这是怜香惜玉,过了头了。”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苏茉儿,去坤宁宫传皇后过来。”
桑宁正在核对年底宫宴的最终流程,闻得太皇太后传召,心中惴惴,匆忙赶至慈宁宫。
“孙媳给皇玛嬷请安。”桑宁恭敬行礼。
太皇太后让她起身,赐了座,却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慢条斯理地拨动着佛珠,殿内一时静得可怕。
良久,太皇太后才缓缓开口,目光落在桑宁身上:“皇后,哀家听闻,皇帝有意让郭络罗布音珠独居永寿宫?”
桑宁心头一紧,知道正题来了,忙垂首道:“回皇玛嬷,孙媳……略有耳闻。”
“哦?”太皇太后语调平缓,却字字千钧,“那哀家倒要问问你,这大清后宫,自入关之后,可有姐妹二人,先后为一宫主位的先例?嗯?”
桑宁呼吸一滞,额角渗出细汗。她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了。纳兰珠是翊坤宫主位,虽被禁足,名分犹在。若此时让布音珠再独居永寿宫,郭络罗氏姐妹同据两处主位宫殿,这于礼不合,更是打破了后宫势力平衡,开了极坏的先例。传扬出去,前朝御史的折子怕是要雪片般飞来,指责皇帝昏聩,皇后无能。
“这……似乎……并无先例。”桑宁声音有些干涩。
“既无先例,便是坏了规矩。”太皇太后语气转冷,“皇帝怜惜她遭遇,多加看顾,哀家不说什么。但她终究入宫时日尚短,身份尴尬。如此逾格厚待,将宫中其他恪守规矩诞育皇嗣的妃嫔置于何地?又将你这皇后的威严置于何地?”
她顿了顿,看着桑宁有些苍白的脸,语重心长:“皇后,你既正位中宫,统摄六宫,便要有皇后的担当。有些事,皇帝一时意气,你作为他的皇后,便该适时劝谏,维护宫规体统。这才是为君分忧,这才是母仪天下之道。”
桑宁如醍醐灌顶,立刻起身跪倒:“孙媳愚钝,谢皇玛嬷教诲!孙媳知道该如何做了。”
从慈宁宫出来,桑宁背心已被冷汗浸湿。太皇太后的话点醒了她,她之前只顾着担心布音珠难缠,却忘了自己身为皇后维护规矩的职责。
回到坤宁宫,她立刻召来掌事太监,沉声吩咐:“传本宫懿旨:郭络罗布音珠,性情温良,侍奉勤谨,皇上念其姐妹情深,特准其留居翊坤宫西配殿,以便照拂宜嫔,互为依伴。永寿宫修缮之事暂且搁置,一应事宜待日后另议。钦此。”
这道懿旨,措辞巧妙。既肯定了布音珠的“温良勤谨”和皇帝赞扬的“姐妹情深”,又将她留在翊坤宫的缘由归结为“照拂宜嫔”,全了皇帝的脸面,更关键的是,以皇后的权威,直接否定了独居永寿宫的安排,维护了宫规体统。
懿旨迅速传遍六宫。
承乾宫内,佟佳贵妃闻讯,先是一愣,随即畅快地大笑起来:“好!好一个皇后!总算硬气了一回!本宫倒要看看,那寡妇还如何得意!”
永和宫中,圆姐得知皇后懿旨,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思。她没想到,桑宁在太皇太后的点拨下,竟能如此果断地出手。这道懿旨,既合乎规矩,又掐断了布音珠上升的最关键一步,堪称漂亮。看来她的宁儿,确实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