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梨园里 > 第3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3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2 / 2)

“主子,这……”春桃有些犹豫,“太皇太后那边自有太医和贴身宫人照料,您此刻前去,是否会显得刻意?”

圆姐摇了摇头,目光清明:“正因如此,才更要去。老祖宗病了,我等孙辈理应前去尽孝。这不是讨好,是本分。况且,”她顿了顿,“桑宁近日安分,我若此时表现出对老祖宗的关切,或能稍解她心中对永和宫的些许芥蒂。”

她抱着昭意,带着备好的药材,来到了慈宁宫。果然,太皇太后正靠在榻上,面色有些倦怠,苏麻喇姑在一旁伺候汤药。

“臣妾给老祖宗请安。听闻老祖宗凤体欠安,臣妾心中担忧,特带了些温补的药材过来,望能略尽绵薄之力。”圆姐行礼后,将药材奉上,态度恭谨而真诚。

太皇太后抬眸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她怀中眨着大眼睛的昭意,脸色稍霁:“你有心了。哀家只是偶感风寒,不碍事。难为你还抱着孩子过来。”

“昭昭也想老祖宗了,方才还咿咿呀呀地朝着慈宁宫的方向伸手呢。”圆姐笑着,将昭意往前递了递。小格格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咧开没牙的小嘴,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甚是可爱。

太皇太后见状,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伸手逗了逗孩子:“这孩子,倒是愈发喜人了。”

圆姐顺势道:“老祖宗若是不嫌吵闹,臣妾愿留在慈宁宫,替苏麻姑姑分担一二,伺候老祖宗用药。”

太皇太后看了看她诚恳的神色,又瞥了一眼旁边低眉顺目的苏麻喇姑,最终点了点头:“也罢,你有这份心,就留下吧。苏茉儿年纪也大了,连着熬了两夜,也该歇歇。”

圆姐心中暗喜,知道这第一步算是走对了。她小心翼翼地将昭意交给乳母抱到偏殿休息,自己则净了手,亲自接过宫人端来的汤药,试了温度,才一勺一勺,极其耐心地喂给太皇太后。

接下来的两日,圆姐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回永和宫看望昭意,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慈宁宫,亲自侍奉汤药,陪太皇太后说话解闷,举止得体,态度恭谨,绝口不提任何与风波相关之事,只专心尽一个“孝”字。

太皇太后冷眼旁观,见她行事稳妥,心思细腻,并无借机献媚或打探之态,心中的那点疑虑,倒是消散了不少。或许,那流言之事,桑宁有错,但这李氏,倒确实是个知道轻重、懂得感恩的。

与此同时, 玄烨也听闻了圆姐在慈宁宫侍疾之事。他来到永和宫时,见圆姐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显然是劳累所致,不由心生怜惜。

“辛苦你了。”他握着她的手,“皇玛嬷那边,有太医和宫人,你也不必如此劳累。”

圆姐柔顺地靠在他肩头,轻声道:“伺候老祖宗是臣妾的本分,不觉得辛苦。只要老祖宗凤体安康,臣妾就安心了。”

玄烨看着她疲惫却满足的神情,想起她献图时的“忠心”,以及近日来的安分守己,心中那片关于舆图的疑云,似乎也淡去了些许。他揽住她的肩,低声道:“等皇玛嬷好了,朕带你去南苑散散心。”

“臣妾谢皇上。”圆姐依偎着他,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温度,心中却并无多少喜悦。她知道,眼前的温情与平静,如同琉璃般易碎。叶赫那拉家的恨意未消,舆图的谜团未解,太皇太后的审视也从未停止。她只是在这惊涛骇浪的间隙,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一方暂时的安稳。

而远在宫外的纳兰明珠,也很快收到了圆姐在慈宁宫殷勤侍疾的消息。他冷笑一声,对长子纳兰性德道:“看到了吗?李氏的女儿,果然不是简单角色。懂得审时度势,更懂得如何抓住机会挽回圣心和太皇太后的看法。我们,更要小心了。”

他铺开一张纸,开始写信。信是写给远在闽地为官的族侄的,信中只是寻常的家长里短和问候,但若仔细品味,字里行间却透着一丝对“某些仗着圣宠便不安分之家”的隐晦提醒与不满。

这封信,会通过特殊的渠道送出,最终落到某些与叶赫那拉家交好、同样对钮祜禄家或辽东李氏有所不满的官员手中。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