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姐轻握她微颤的手:“别怕,小姨一直在。”
马车再次启程,朝着紫禁城的方向驶去。
当巍峨宫城映入眼帘时,二人皆屏息。朱红宫门如不可逾越的天堑,金钉在晨曦中灼目。石狮怒目,守卫持枪肃立,森严之气扑面而来。
太监引她们沿宫道前行。红墙高耸,黄瓦流光,飞檐上的龙凤雕饰似欲腾空。御花园中繁花似锦,牡丹芍药争艳,她们却无心欣赏,紧张的情绪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几乎将她们淹没。
终于,她们来到了太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二人整肃衣装。殿内金砖铺地,雕梁画栋。太皇太后端坐凤椅,冠饰璀璨,目光如能洞悉人心。
“给太皇太后请安,愿太皇太后福寿安康。”二人依礼跪拜,声音微颤。
太皇太后细细端详片刻,温声道:“起来吧,让哀家瞧瞧。”
圆姐和桑宁缓缓起身,微微垂首,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只觉得心跳声在寂静的宫殿内格外响亮。
太皇太后看着桑宁,温和地问道:“你便是钮钴禄桑宁?”
桑宁强稳心神:“回太皇太后,正是。”
“模样倒是生得乖巧伶俐。”太皇太后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转而看向圆姐,“这位是李家的姑娘,安雨?”
圆姐赶忙行礼,声音清晰恭敬:“是,太皇太后圣明。”
太皇太后的目光在圆姐身上停留了片刻,那目光仿佛能穿透她的灵魂。
而后,太皇太后缓缓说道:“李家世代忠良,为我大清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如今你们小辈,也当继承先辈遗志,为我大清尽忠效力才是。”
圆姐心中一凛,赶忙恭敬地回道:“久闻太皇太后仁慈宽厚,心怀天下,今日得见,实乃奴才之荣幸。家中长辈常常教导一切皆是皇家恩赐,万万不可忘本。自小给奴才取了满名“纽伦”,叫奴才时刻记着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恩德。太皇太后今日教诲,奴才定当铭记于心。定不负先辈厚望,不负皇恩浩荡。”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纽伦倒是个好名字,你既入了皇帝的眼,在哀家面前便不要自称奴才了,和桑宁一般便是。”她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继续说道:“此次选秀,关系着皇上的后宫,也关乎朝廷的颜面。你们二人既入了这宫墙,便得守宫里的规矩,事事都要谨小慎微,不可有丝毫懈怠。”
圆姐和桑宁赶忙齐声应道:“太皇太后教诲,晚辈铭记于心。”
太皇太后又问了些关于她们日常学习、礼仪以及女红等方面的问题,圆姐和桑宁都小心翼翼地谨慎作答。每一个问题,她们都字斟句酌,生怕说错一个字、答错一个词。
就在圆姐以为问话即将结束,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时,太皇太后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听闻前些日子,你们在府里学习宫廷礼仪,那教导你们的张嬷嬷,可还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