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玄行天下 > 第71章 转东北乾云讨逆

第71章 转东北乾云讨逆(1 / 2)

上回说到,韩遂、马腾两人中了简宇疲军之计,粮草断绝,正要撤退,却又被简宇突袭。两人见大势已去,各自逃命。叛军群龙无首,一触即溃,四散奔逃。简宇乘胜追击,叛军一溃千里。

大汉陇右,天空如洗,远山如黛。寒风卷起枯黄的草叶,在金城郡残破的城墙上打着旋儿。简宇率军站在城楼下,猩红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远方地平线上溃逃的叛军。

“大哥,韩遂、马腾已溃逃百里,我军是否继续追击?”典韦的声音如洪钟般响起,他粗壮的手臂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双戟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简宇微微摇头,目光深邃:“穷寇莫追。陇右地势复杂,恐有埋伏。”他转身看向身旁的史阿,缓缓道:“师兄,派斥候严密监视叛军动向,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史阿颔首,青衫在风中轻扬,面容冷峻如常:“将军放心,我已派三路斥候,每两个时辰回报一次。”

接下来的日子里,汉军如影随形地追击着溃败的叛军。典韦率铁骑屡次突袭,斩获无数;史阿则带领轻骑切断叛军粮道,烧毁辎重。韩遂、马腾的主力在接连打击下折损大半,残部不足万人。

这日黄昏,残阳如血。简宇率军追击至羌地边境,望着远处羌人部落的炊烟,抬手止住了大军。

“不必再追了。”简宇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各军,就地扎营,严密戒备。”

典韦不解:“大哥,为何不乘胜追击?某愿率精骑直捣黄龙!”

简宇目光深远:“韩遂、马腾已如丧家之犬,投靠羌人不过苟延残喘。我军若深入羌地,恐生变故。当务之急是巩固既得之地,安抚百姓。”

他转身对随军文吏道:“起草奏章,向陛下报捷。奏明我军已收复金城等失地,斩获叛军无数,韩遂、马腾败走羌地。”

夜幕降临,军营中篝火点点。简宇独自站在营帐外,望着东方星空,心中隐隐感到不安。凉州虽定,但天下动荡方兴未艾。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雒阳皇城。

中平五年六月,南宫嘉德殿内,熏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灵帝刘宏瘫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地看着手中的奏章。

“好!好一个简宇!”灵帝忽然大笑,将奏章递给身旁的张让,“众卿都看看,简爱卿又立大功了!”

张让谄笑着接过奏章,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霾:“陛下圣明,简将军确实骁勇。不过……”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黄门侍郎惊慌失措地奔入殿中:“陛下!急报!渔阳张纯、张举反叛更甚,聚众十余万,公孙瓒将军率兵深入,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情况危急!”

原来,边章等人起兵于凉州,车骑将军张温为平定凉州叛军,请朝廷从幽州征发三千乌桓精锐骑兵。张纯请求统率这支兵马,朝廷不从,将三千骑兵交由公孙瓒指挥,张纯深感不满。而朝廷克扣军粮、拖欠军饷,导致三千骑兵全部叛归本国。

于是张纯对张举说:“乌桓多次受到征调,死亡略尽,今不堪命,皆愿起兵作乱。国家作事如此,正是汉朝衰亡的迹象;天下倾覆,都是监子的问题。如果英雄起兵,则天下无人能御。我今愿率乌桓,奉你为君,你觉得如何?”

张举说:“汉朝气数将尽,自然会出现取代他的人,我哪能够成为君王呢!”张纯说:“王者网漏鹿走,则智多者得之,你不必为此担忧。”

张纯、张举就联合乌桓丘力居等人起兵攻打蓟县,焚烧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部众到达十多万,屯于肥如。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并移书州郡,声称自己将取代汉朝,让天子退位,公卿来迎。

“什么?”灵帝猛地起身,龙袍袖口扫落案上玉杯,“张纯、张举?这两个逆贼怎么还没死?你们当时不是说这等小贼,旦夕可平吗!”

其实灵帝很早就知道张纯、张举两人反叛。但一开始,灵帝并未放在心上,而是命令地方将领平叛。

之后,汉将公孙瓒率军讨伐张纯,立下战功。张纯又派乌桓峭王等率步骑五万,进入青、冀二州,青州从事奉诏率兵讨伐张纯,途中在野地遭遇敌军被打败。张纯与丘力居等寇诸郡;叛军侵犯渔阳、河间、渤海,深入攻破平原、清河,大肆杀掠吏民。

之后,朝廷又派遣中郎将孟益率骑都尉公孙瓒讨伐张纯。很快,公孙瓒与张纯等战于石门,张纯等大败逃走,公孙瓒军夺回了之前被张纯俘虏的男女。公孙瓒率兵深入,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向朝廷派出信使,请求支援。

张让趁机进言:“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公孙瓒虽勇,但叛军势大,恐难独力平定。”

灵帝焦躁地踱步,问题十分严峻:皇甫嵩、朱儁、张温皆已罢免,卢植也失了兵权。朝中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殿内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应。十常侍与朝臣们各怀心思,争论不休。

突然,灵帝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简宇!简爱卿刚平定凉州,正是用兵之时!”

赵忠急忙道:“陛下,简将军刚经苦战,恐将士疲惫……”

“不必多言!”灵帝断然道,“拟旨:立刻晋封简宇为阿阳县侯,迁镇北将军,转任幽州牧,使持节,都督幽冀二州诸军事。即日率兵东出平叛!”

诏书随着八百里加急的快马,日夜兼程送往凉州。

金城郡守府内,简宇正与部下商议防务。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朝廷使者风尘仆仆地闯入府中。

“圣旨到!征西将军、凉州牧、安羌侯简宇接旨!”

简宇率众跪接圣旨。当听到“转任幽州牧,都督幽冀二州诸军事”时,他的心中一震。这分明是将整个北方的防务都托付给了他。

使者宣读完毕,低声道:“简将军,陛下还有口谕:北疆危殆,望卿速往平定。”

简宇郑重叩首:“臣必竭尽全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送走使者后,厅内一片寂静。典韦第一个忍不住开口:“大哥!这分明是十常侍的诡计!想让咱们去幽州送死!”

史阿冷静分析:“张纯、张举联合乌桓,拥兵十余万,确实不易对付。但这也是机遇。”

简宇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国家有难,义不容辞。恶来,立即整军,三日后出发。师兄,你先行一步,侦察敌情。”

接下来的三天,金城一片忙碌。简宇精选两万凉州精锐,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朝廷又安排董卓接任凉州,交接防务。

临行前夜,简宇独自登上金城郡城墙,望着这片他浴血奋战守护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

“大哥,都准备好了。”典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弟兄们都说,跟着大哥去哪都行!”

简宇转身,看到典韦和史阿并肩而立。三人的目光在夜色中交汇,无需多言,已是心意相通。

深秋的雒阳,梧桐落叶纷飞。

简宇率精锐骑兵抵达京畿,安排大军驻扎城外,只带典韦、史阿等三五人入城觐见。

皇城崇德殿内,灵帝罕见地正装端坐,十常侍与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宣镇北将军、幽州牧简宇觐见!”

这里要说明的是,中平五年,时任太常刘焉向汉灵帝刘宏建言,提议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废史立牧,以求一方安定。所以,简宇的职务也从刺史变成了州牧。

简宇一身戎装,大步走入殿中。甲胄铿锵,披风飞扬,顿时成为全场焦点。

“臣镇北将军、幽州牧简宇,叩见陛下!”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在殿中回荡。

灵帝竟亲自起身相迎:“爱卿速速平身!朕日夜期盼爱卿到来。”

简宇抬头,看到灵帝苍白的面容上带着难得的红光,眼中满是期待。

“前日卿速平凉州,斩王国,伤韩遂、退马腾,使羌人归附,逆贼远遁,朕心甚安!今北疆危殆,叛军猖獗。朕将重任托付爱卿,望卿不负所托!”灵帝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简宇郑重道:“臣必竭尽全力,平定叛乱,以报陛下!”

灵帝继续道:“简将军,粮草军械已备齐,另有三万京畿精锐随将军调遣。还有孙坚、鲍信等将领助阵。”

简宇点了点头。

灵帝又道:“朕已派刘虞先行前往幽州,协助爱卿平叛。”

觐见结束后,简宇立即前往军营点兵。孙坚、鲍信等将领早已等候多时。

孙坚率先上前,抱拳道:“久闻简将军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简宇打量这位久闻大名的将领,见他虎背熊腰,目光如电,果然名不虚传。

之前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

孙坚到郡,检选循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他说到做到,立即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

当时,周朝、郭石等人也在零陵、桂阳一带起义,与区星遥相呼应。孙坚就越过郡界,前往征讨。这样一来,三个郡都得到了平定,秩序井然。孙坚也因此被封为乌程侯。

“孙将军客气了。今后还要倚仗诸位同心协力,共平国难。”

次日清晨,雒阳城外旌旗蔽日。

五万大军整装待发,刀枪如林,甲胄鲜明。简宇骑在骏马上,扫视着这支由凉州老兵和京畿精锐组成的军队。

“出发!”简宇一声令下,大军如长龙般向北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