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以“我”之名(1 / 2)

钟晋的问题,像一把精心打磨的、不带丝毫烟火气的利刃,精准地悬在了林晚意的头顶。没有指责,没有贬低,只是平静地陈述一个事实,并提出一个关乎未来、沉重无比的问询。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滞,连窗外照进的阳光都似乎变得有些晃眼。

林晚意端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出淡淡的白色。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被冒犯、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屈辱与愤怒。她知道,这个问题背后,是陆振华,乃至整个陆氏家族,对她根深蒂固的审视——审视她的出身,她的过去,她是否“配得上”站在陆寒州身边。

她垂下眼帘,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没有立刻回答。钟晋也不催促,只是安静地等待着,那双透过金丝边眼镜的眼睛,锐利地观察着她最细微的反应。

几秒钟的沉默,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林晚意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前世在林家的委曲求全,重生后的挣扎求生,创立“归晚”的艰辛,与陆寒州相识相知的点滴,还有他昨晚在河畔边那个珍重的吻和那句“有我在”……

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最终汇聚成一股清晰而坚定的力量。她不是要去“配得上”谁,她是要以独立的姿态,与那个人并肩而立。

她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上钟晋审视的视线,之前的些许紧张已然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自信。她没有回答“是”或“不是”,而是将问题轻轻拨开,用一种清晰而坚定的语气,重新定义了对话的核心:

“钟助理,感谢陆老先生的关心。”她放下茶杯,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但我认为,重要的并非我‘目前的身份和背景’,而是‘我是谁’,以及‘我未来将成为谁’。”

钟晋镜片后的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回应。

林晚意站起身,走到办公桌旁,拿起一份“归晚”的品牌手册和最新一期的行业媒体报道——上面赫然有对“归晚”和她的专访。她将资料轻轻放在钟晋面前的茶几上。

“我是林晚意,‘归晚’品牌的创始人兼设计师。我的背景,是我凭借个人能力和努力,从无到有创立并让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站稳脚跟的经历。我的身份,是一个尊重商业规则、珍视自身羽毛、并致力于用作品创造价值的创业者。”她的语气不卑不亢,带着设计师特有的骄傲与企业家的冷静。

她指向墙上的愿景图,上面勾勒着“归晚”与“石缘斋”共建工坊的蓝图,以及“磐石之心”系列的设计灵感脉络。

“我无法预测未来具体需要承担什么,但我知道我拥有面对任何挑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以及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我站在这里,依靠的不是任何人的荫蔽,而是我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路,完成的每一件作品。”

她的目光重新回到钟晋脸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坦诚:“我无法向陆老先生承诺一个虚幻的未来,但我可以用我的现在,向您,也向所有关心寒州的人证明,我是一个有独立价值、有清晰目标、并且有能力与我选择的人,共同面对风雨的伴侣。”

她没有歇斯底里地证明自己有多爱陆寒州,也没有妄自菲薄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她只是平静地、有力地将“林晚意”这个名字所代表的能力、品格与未来可能性,摊开在了对方面前。

钟晋静静地听着,脸上的公式化微笑早已收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认真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他见过太多在陆家权势面前或谄媚、或畏缩、或急于证明自己的人,却很少见到如此不卑不亢、将立足点牢牢放在自身价值上的年轻人。

他拿起那份行业媒体报道,翻看了几页,里面专业的设计评论和市场分析,客观地印证着林晚意话语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