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山地云雾常年不散,大田部落联盟的十八个部落就散落在这片被密林包裹的谷地间。联盟以养兔为业,福建兔的白毛在晨光里像撒了把碎雪,从均溪部落的八百多口人,到前坪部落仅有的七十七人,家家户户的竹笼里都养着这种肉质细嫩的生灵——这里是闽越人口中“肉兔部落”,兔肉不仅是果腹之物,更是部落间交易的硬通货,而比兔肉更金贵的,是屏山部落后山那片云雾茶林里采出的“美人茶”,茶汤清透如琥珀,入口带着蜜香,只有联盟首领和祭祀能常饮,寻常族人连茶渣都难得一见。
这日清晨,桃源部落的竹楼前围了半圈人,二十三岁的桃源正站在晒谷场中央,手里攥着三只肥硕的成年公兔,耳朵尖还沾着晨露。他面前的石牌部落首领石牌,正用骨刀慢条斯理地削着竹片,竹片上刻着的划痕,是这次聘礼的数目——他要娶石牌部落的女儿石华,按联盟规矩,得先过了聘礼这关。
“桃源,你可知石华是我们部落最会养兔的女子?”石牌把削好的竹片递过去,上面刻着三道长痕、五道短痕,“长痕是三十只成年公兔,短痕是五只母兔,另外,还得有一陶罐美人茶。”
桃源手里的兔子差点滑落在地,他倒吸一口凉气:“首领,三十五只兔?还要美人茶?去年上京部落娶梅山部落的女子,也才二十只兔,连茶末都没要啊!”
围观众人里顿时起了骚动。均溪部落的均溪抱着胳膊,声音洪亮:“石牌首领,这数是不是太高了?桃源部落总共才二百一十四人,养的兔加起来也不过三百只,一下子要走三分之一,他部落的人喝西北风去?”
石牌斜睨了均溪一眼,手指敲了敲竹楼柱子上挂着的兔皮:“均溪,你家儿子去年娶广平部落的女儿,不也给了二十五只兔?怎么到我这儿就嫌高了?如今联盟里的女子,哪个不是又会养兔又会种茶?屏山部落的屏奇韬,上个月给女儿定亲,要的是四十只兔加两陶罐茶,你怎么不去说他?”
这话让均溪噎了一下。确实,这几年大田部落联盟的彩礼是一年比一年高,倒不是女子少,而是女子手里的“家底”越来越厚。就说石华,她养的母兔一年能生三窝,每窝都能活五只以上,比寻常男子养的兔存活率高一半;去年联盟祭祀时,她还跟着屏山部落的人学了采茶,虽采不出顶级美人茶,却能分辨出茶芽的好坏——这样的女子,走到哪个部落都受欢迎,彩礼自然水涨船高。
桃源脸色涨得通红,他知道石华的好。去年在大仙峰下的狩猎会上,他追一只野鹿时摔断了腿,是石华背着他走了十里山路回部落,还把自己家的兔肉干偷偷塞给他。他早就想求娶石华,可没想到聘礼会高到这个地步。
“首领,”桃源的声音有些发颤,“公兔我能凑出二十只,母兔也能找出三只,可美人茶……屏山部落的人把茶林看得比命还重,我就算拿十只兔去换,他们也未必肯给啊!”
石牌没说话,倒是石华从竹楼里走了出来。她穿着用兔毛混着麻线织的短褂,腰间系着装茶籽的布囊,头发用木簪挽着,露出光洁的额头。她走到桃源身边,轻声说:“聘礼的事,我和阿父再商量。但你得答应我,日后咱们部落的兔,要按我教的法子养,茶籽我也攒了些,等开春了,咱们在桃源里花海旁边种一片茶苗——说不定过个三五年,咱们也能采出自己的美人茶。”
石牌看着女儿,脸色软了些,但还是板着脸:“商量可以,但兔子不能少于三十只,茶也不能少。你娘当年嫁我时,我可是用了二十只兔加一张虎皮,如今日子好了,难道还不如从前?”
这话倒是实情。大田部落联盟这几年靠着兔肉和少量美人茶,和山外的越人部落做交易,换来了青铜农具和织布的麻线,日子确实比以前富裕。女子们不仅养兔技艺精进,还跟着祭祀学了草药知识,有的甚至能看懂简单的天象,知道什么时候种茶最合适——这样的女子,自然成了各个部落争抢的对象,彩礼也就跟着往上飘。
桃源咬了咬牙,把手里的三只兔子递过去:“首领,这三只先当定礼,剩下的我去跟太华部落的太华借。他去年欠我十只兔的情,应该会肯。至于美人茶……我去求屏山部落的屏奇韬首领,我帮他采一个月的茶,换一陶罐,行不行?”
石牌接过兔子,掂量了一下,又看了看女儿期待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行,但你得在秋收前把聘礼凑齐。要是凑不齐,这门亲事就算了——有的是部落愿意出更高的聘礼娶石华。”
桃源松了口气,对着石华露出一个笑容。石华也抿着嘴笑,从布囊里掏出一小包晒干的茶芽,塞到他手里:“这是我去年偷偷采的,不是顶级的美人茶,但泡着喝也香。你去太华部落的路上,渴了就泡着喝。”
围观的人渐渐散去,均溪走到桃源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小子,为了娶媳妇也是拼了。不过话说回来,你说咱们联盟的彩礼怎么就这么高了?前几年武陵部落娶媳妇,才十只兔就够了。”
桃源把茶芽小心翼翼地收好,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女子们越来越能干了?你看吴山部落的吴济,她一个人养的兔,比部落里三个男子养的还多;济阳部落的济阳,还会用草药给兔子治病,去年谢洋部落的兔子闹瘟疫,全靠她救回来的。她们手里有本事,自然金贵。”
均溪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也是。以前咱们总觉得男子打猎、女子织布就够了,现在才知道,女子养兔、种茶的本事,比打猎还重要。你说,再过几年,会不会有部落要拿五十只兔加五罐美人茶当聘礼?”
桃源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说不定真会。不过只要能娶到石华,就算再难,我也愿意。”
说话间,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上京部落的人牵着几匹驮着兔笼的马,往梅山部落的方向去。均溪眯着眼睛看了看,笑道:“看来又是去求亲的。梅山部落的梅山,可是联盟里出了名的种茶能手,上京部落这次怕是要下血本了。”
桃源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马背上的兔笼里,兔子的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心里忽然有了些底气。他攥紧了手里的茶芽,转身往太华部落的方向走去——他得赶紧把借兔子的事定下来,还要去屏山部落求见屏奇韬,采一个月的茶换陶罐美人茶。
山路两旁的竹林沙沙作响,偶尔能看到几只福建兔从草丛里窜过。桃源想起石华说的,要在桃源里花海旁边种茶苗,心里就热乎乎的。桃源里花海是华东最大的向日葵花海,每年六月到九月,成片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开,金灿灿的一片。要是在花海旁边种上茶苗,等茶苗长成,开花的时候,一边是金色的向日葵,一边是翠绿的茶丛,那该多好看啊。
他走着走着,忽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说话声,是太华部落的太华正和奇韬部落的奇韬站在溪边说话。桃源加快脚步走过去,刚要开口,就听到太华叹了口气:“奇韬,你说我女儿的聘礼,要三十只兔加两罐茶,是不是太高了?湖美部落的湖美来求亲,说最多只能出二十五只兔。”
奇韬喝了口腰间葫芦里的水,摇了摇头:“不高。你女儿会种茶,还会算收成,湖美部落才一百四十人,连自己部落的兔都养不活,凭什么娶你女儿?要我说,你还得再加五只兔,不然对不起你女儿的本事。”
太华皱着眉:“可这样一来,怕是没几个部落能娶得起了。”
“娶不起就说明他们没本事,”奇韬不以为意,“咱们大田部落联盟的女子,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娶的。你看谢洋部落的谢前,她才十七岁,就已经能分辨出美人茶的好坏了,上个月武陵部落来求亲,谢洋首领直接要了三十五只兔,还没松口呢。”
桃源站在原地,心里又是一紧。他原本以为自己凑齐三十五只兔加一罐茶就够了,现在看来,要是再拖下去,石牌首领说不定还会加聘礼。他定了定神,走上前去,对着太华拱了拱手:“太华首领,我是桃源部落的桃源,去年你部落的兔子病了,我帮你找过草药,你说欠我十只兔的情,现在我来求你,能不能先把那十只兔借我?我要娶石牌部落的石华,聘礼还差些。”
太华转过头,看到桃源,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哦,是你啊。你要娶石华?那可是个好姑娘。行,十只兔我借你,不过你得在冬藏前还我,还得多还两只,算利息。”
桃源连忙点头:“多谢太华首领!我一定还,多还三只都成!”
解决了兔子的事,桃源心里轻松了些,又想起美人茶的事,对着奇韬拱了拱手:“奇韬首领,我想问一下,屏山部落的屏奇韬首领现在在茶林吗?我想帮他采一个月的茶,换一陶罐美人茶,您知道他会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