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震彻了整个俞邦村。夕阳的余晖洒在老磨坊的青石磨盘上,刚磨出的米浆泛着莹白的光泽,混着富口桂花的清甜与七峰山泉的甘冽,在空气中交织成最动人的香气——这是沙县十二部落同心协力的味道,是融合同心的食道真谛。
凤舞捧着一碗新磨的米浆,指尖轻轻拂过碗沿,眼中满是感慨:“从淘金山下的食尊之争,到七仙洞内的食道顿悟,再到粮仓疑云、磨坊风波,我们十二部落一路争执、猜忌,却也一路成长、凝聚。如今终于明白,沙县小吃的‘第一味’,从不是某一个部落的独美,而是十二部落的百味相融。”
她抬手将米浆递到夏山面前,又依次递给虬浪、富云、南月等人,声音清亮如溪:“凤岗的扁肉需夏茂的土猪增鲜,虬江的鸭汤要富口的山笋添味,高桥的泥鳅粉干少不得郑湖的辣椒提香,富口的桂花糕缺不了七峰的山泉润色——我们本就是同根同源的沙县人,是沙县的山水滋养了我们,也滋养了这百味交融的小吃,从今往后,该让这味道真正扎根在沙县的土地上,再不必争那‘第一’的虚名。”
夏山接过米浆,尝了一口,醇厚的米香中带着淡淡的桂甜,瞬间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他放下瓷碗,抬手举起手中的烤鸭,鸭皮泛着琥珀般的光泽,香气浓郁:“凤舞首领说得对!我夏茂做烤鸭三十年,今日才真正懂了‘匠心’二字——匠心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与众人同心。从今往后,夏茂的果木烤炉随时为各部落敞开,要烤多少鸭,要取多少果木,全凭所需,再无部落之分!”
“说得好!”虬浪重重一拍铜锅,锅内的鸭汤腾起白雾,鲜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我虬江的鸭汤粉干,往后便在凤岗、俞邦各村设下汤坊,教各部落族人熬汤煮粉,让虬江的烟火气,飘满沙县的每一寸土地!”
富云捧着一碟刚蒸好的桂花糕,糕体绵软,桂香四溢:“富口的桂花每年都会丰收,往后各部落要做桂花糕、桂花酿,只管来采,我还会把‘三蒸三晒’的手艺教给大家,让每一块桂花糕,都带着沙县的甜香。”
南月牵着霞姝的手,手中的陈皮糕散发着陈香:“南霞的陈皮要陈三年才醇,往后我们便多晒些陈皮,分给各部落,让陈皮的香,融入扁肉的鲜、汤粉的浓,让南霞的‘以拙胜巧’,成为沙县味道的一部分。”
桥石、湖泽、郑山、南阳、大川、青岩等人也纷纷开口,或是愿分享食材,或是愿传授手艺,十二部落的图腾旗在俞邦村的老樟树下猎猎作响,往日的争执与猜忌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同心协力的坚定与热忱。
就在众人畅想着沙县小吃的未来时,远处的山道上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马蹄声,伴随着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打破了俞邦村的宁静。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身着银甲的女兵正骑着骏马,沿着七峰叠翠的山道缓缓走来,为首的女子一身紫袍,腰间佩着一柄长剑,身姿挺拔,气质卓然,身后的女兵们手持步枪,队列整齐,气势凛然。
“这是……”凤舞眉头微蹙,握紧了手中的象牙勺,心中满是疑惑——沙县地界从未见过这样的队伍,她们是谁?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紫袍女子勒住马缰,在俞邦村外停下,目光扫过十二部落的众人,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她翻身下马,缓步走上前,声音沉稳而有力:“在下妫含,听闻沙县十二部落皆擅美食,今日特来拜访,并非为敌,而是为了让沙县的味道,走得更远。”
凤舞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警惕:“妫含首领,我沙县十二部落世代在此定居,从未与外界往来,不知你所言‘让味道走得更远’,是何意?”
妫含微微一笑,抬手示意身后的女兵将带来的地图铺开。地图上清晰地标注着温州、宁德、台州、丽水、南平等地域,每一处都画着小小的旗帜。“诸位有所不知,这些地域的部落,早已归我管辖。而三明地区除了沙县,尤溪,大田也都加入了闽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