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陪嫁的嬷嬷们掌控,生活凄苦。于是,在一次北巡蒙古时,他特意召见所有抚蒙的公主。
当众拿下那些跋扈的嬷嬷,就地正法,为公主们立威。同时,他为每位公主配备了精干的女护卫。
这些护卫不仅保护公主安全,更肩负着教导她们如何在蒙古立足的使命。
手握能变废为宝的羊毛加工技术,又有皇帝父亲做靠山,这些公主们渐渐挺直了腰杆。
通过掌控蒙古的羊毛经济,真正在草原上站稳了脚跟,日子也远比她们的前辈们好过许多。
就在康熙励精图治,不断推动着大清这艘巨轮缓慢转向的同时,他的儿子们也如雨后的春笋般,纷纷长大成人,羽翼渐丰。
朝堂之上,暗流开始涌动。当年被贬的乌雅贵人虽不能亲自抚养十四阿哥胤禵,但好在还有四阿哥胤禛暗中照拂。
然而,胤禵因自幼被送到太后宫中抚养,与同样养在太后身边的五阿哥胤祺更为亲近,而五阿哥与九阿哥胤禟又是同母兄弟。
因此,十四阿哥非但没有与四阿哥兄友弟恭,反而从一开始就跟在了九阿哥身后,隐隐成了“八阿哥党”的一员。
陈娇冷眼旁观,只觉得这十四阿哥有些拎不清,也不知在这一世,他是否还有机会成为那个威名赫赫的“大将军王”。
如今,大阿哥胤禔与太子胤礽之间的争斗已趋于白热化。
太子身后站着的是兢兢业业的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而大阿哥身后,则汇聚了以八阿哥胤禩为首,包括九阿哥、十阿哥乃至十四阿哥在内的一股新兴势力。
当然,此时志得意满的大阿哥,尚未察觉到他这位八弟潜藏的巨大野心。
陈娇如同一个置身事外的看客,默默观察着这场即将上演的夺嫡大戏。
心中盘算着,是否该找个时机,再给康熙“上一课”,让他亲眼“看看”儿子们为了皇位骨肉相残、最终两败俱伤的血腥结局。
不过,这样做风险不小,很可能会提前引爆矛盾,使得目前尚且依附于太子的四阿哥陷入危险境地。
现今康熙对太子虽已偶有不满,但废储之念应该还未真正滋生。
陈娇本无意与太子一党有任何瓜葛,尽管太子所居的东宫离她这处偏僻宫苑并不算太远,但好歹有内外宫禁之别,太子理应不会随意涉足后宫。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这一日,太子因与大阿哥相关的政事被康熙严厉斥责,心中烦闷不堪。
返回东宫时,他心神恍惚,信步由缰,竟不知不觉走错了路,七拐八绕之下,来到了一处连宫门匾额都没有的破旧宫苑前。
宫门虚掩,太子以为自己是无意间走到了某处冷宫,本欲转身离开。
恰在此时,一阵清甜馥郁的果香随风飘来,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
鬼使神差地,他轻轻推开那扇虚掩的宫门。踏入其中的一瞬间,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这哪里是什么冷宫残垣?分明是一座世外桃源般的果园!
目光所及之处,凡是未被石板覆盖的土地,都井然有序地种满了各式果树。
时值金秋,枝头硕果累累,苹果红润,梨子澄黄,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桠,那诱人的香气正是来源于此。
太子不由自主地走入园中,好奇地随手摘下一个看起来格外饱满的红苹果,也顾不得许多,只在华丽的太子常服上随意擦了擦,便咬了一口。
顿时,一股清甜的汁液充盈口腔,果肉脆嫩,口感远胜他平日所吃的那些所谓贡品。
太子心中一阵惊喜,阴郁的心情都被这意外发现冲淡了不少。
他看着满园诱人的果实,忽然灵机一动:若是将这些如此美味的水果献给皇阿玛,定能博他欢心,缓解方才的斥责之尴尬。
想到此处,他也顾不得寻找盛装的器物,当即撩起自己袍服的下摆,当做临时的包袱皮,亲手摘了满满一衣兜的苹果。
也顾不上仪态,就这么小心翼翼地兜着这一捧“心意”,匆匆往御书房的方向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