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有什么关系?”她心想,“只要他不查到我头上来,大家就相安无事。若是他真有那个本事找到我……”想到这里,她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那少不得,就要让那天叽山庄,换个姓了。”
冗长的开幕仪式和武林事务总结持续了整整两天。各大门派的掌门或代表依次上台,对过去几年江湖上发生的一些大事进行通报和讨论,比如某两个门派之间的摩擦调解结果,某处出现了危害一方的悍匪被联手剿灭等等。
这些流程虽然必要,但对于一心期待着精彩比武的陈娇来说,实在有些枯燥乏味。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三天,武林大会才终于进入了最核心、也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比武夺帅!
既然是要推选武林盟主,武功自然要能服众。因此,擂台比武就成了决定盟主人选最直接、也是最被公认的方式。
规则倒也简单明了:不管你是谁,来自何门何派,只要你有胆量、有实力,就可以上台打擂。最终能站在擂台上的最后胜利者,便是新一任的武林盟主!
比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挑战赛。任何人都可以率先登上中央主擂台,成为“擂主”,接受其他人的挑战。
当然,为了避免车轮战导致的不公,大会规定,只要一名擂主能够连续战胜五名挑战者,就可以自动晋级第二轮的“精英赛”。
这对于许多并非冲着盟主之位而来,而是想要扬名立万的江湖人士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能在高手云集的擂台上连胜五场,成功晋级精英赛,那就等于是在整个江湖面前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足以一夜成名!
即便最终在精英赛中落败,也能混个脸熟,捞个响亮的名号,日后在江湖上行走,说起自己曾是“某届武林大会精英赛选手”,身份自然也水涨船高。
于是,从挑战赛开始的第一天起,场面就异常火爆。上台挑战者络绎不绝,刀光剑影,拳脚相交,呼喝之声此起彼伏,看得人眼花缭乱。
陈娇也彻底进入了状态,从打擂第一天开始,她就一天不落,每天都准时准点地带着池冰和池兰来到擂台边的最佳观战位置报到。
她看人切磋比武时那叫一个认真,那叫一个全神贯注,眼睛几乎一眨不眨地盯着擂台上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丝细节。
她自己是浑然不觉,但在周围许多江湖人眼中,这三个年轻靓丽、气质独特的姑娘,天天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擂台下,眼神亮晶晶、充满求知欲地盯着台上的比武,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恍然点头,那副专注的模样,别提多惹眼了。
而且她们三个还跟其他来看热闹的女子不太一样。别的姑娘家,目光多半是追随着那些长相英俊、风度翩翩的名门少侠,看到精彩处,欢呼也多是冲着人去。
而陈娇主仆三人,关注的却完全是武功招式本身!不管台上比武的人是俊朗少年还是虬髯大汉,是仙风道骨还是貌不惊人,只要他使出的招式精妙,力道运用得当,战术思路清晰,就能赢得她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喝彩与讨论。
她们在专注地欣赏别人的比武,却不知道自己这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引来了不少好奇和打量的目光。
有些年轻侠士,甚至因为被这三位容貌出众的姑娘多看了几眼而心神荡漾,在比武时格外卖力,恨不得把压箱底的功夫都使出来,倒是意外地提升了比试的精彩程度。
这几日,陈娇可谓是收获良多,兴奋异常。她不仅自己看得如痴如醉,还通过位面系统,拉着韩泽和当王也开启了视觉共享,让他们也能实时感受到这异世界武林大会的火热气氛与精妙武学。
“哇!这一剑角度刁钻,速度真快!”“你们看那个用判官笔的,点穴手法很精准啊!”“这人的横练功夫不错,硬接一刀居然只留下个白印!”
她时不时地通过意念与两位异界好友交流着观战心得。韩泽对于这种纯粹的冷兵器格斗技巧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当王也则更侧重于分析不同武学体系背后的发力原理和能量(内力)运行方式。
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陈娇便会进入空间,与池冰、池兰以及其他机器人一起,对白天记录下来的海量影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这短短十几天的挑战赛,让她几乎见识遍了江湖上常见的十八般兵器,以及更多奇门兵器。她深刻地体会到,不同的兵器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和缺点。
比如长兵器的攻击范围广,但近身防守相对薄弱;短兵器灵活诡变,却需要冒险近身才能发挥威力;软兵器难以防范,但对使用者的技巧要求极高……
不仅如此,兵器和兵器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克制关系,例如链子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制直刺类的长剑,而厚重的朴刀又能较好地防御轻灵的暗器。
更让陈娇着迷的是,招式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相生相克。有的招式天生就能克制另一种招式的变化,而有的招式如果配合使用,却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威力倍增。
她完全沉浸在了这奇妙的武侠世界里,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宝贵的知识,并将它们与自己之前学到的、以及从末世带来的实战技巧相互印证、融合,武学修养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飞速提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