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东煌风云(1 / 2)

陈娇如今所用的这个身份,本身也确实是个散人。根据她融合的记忆,原身是个孤儿,自幼被一位隐居深山的师父收养,传授了她学识与武功。

那位师父性情孤僻,与原身之间似乎也并无太多温情,抚养她长大,估摸着多半也是为了晚年有人送终。

待原身长大成人,能够独立生活之后,那位师父便也寿终正寝,溘然长逝了。原身依照师父遗愿,将其安葬在隐居之地后,便独自一人走出了那片生活了十多年的深山。

她甚至从未问过师父的真实姓名与来历。一般来说,能够在那等猛兽出没的深山中安然隐居数十载的人,十有八九都不会是普通角色,多半是位看破红尘、避世隐居的武林高人。只是原身心思单纯,对此并无深究。

原身对自己的武功实力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其实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主要是她几乎没有与人正式交手的经验。

不过,那位师父留给她的兵器却是一柄不可多得的上品宝剑,除此之外,还留下了不少金银财物,使得原身初入江湖时,倒也不至于为生计所困,手头颇为宽裕。

如今陈娇来到这东煌城,正值武林大会召开在即,负责主办大会的东煌门弟子们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布置偌大的会场,又要接待各方来客,维持城中秩序。

然而,随着涌入的江湖人士越来越多,鱼龙混杂,城中的混乱状况也日益加剧。江湖儿女,恩怨情仇乃是家常便饭。

这仇人见面,自然是分外眼红。常常是走在街上,就能看到两拨人因为陈年旧怨而突然拔刀相向,当街斗殴的事件时有发生,引得路人纷纷围观。

东煌门虽然不惧有人闹事,但若是放任这种随时随地、不分场合的私斗蔓延,不仅影响大会筹备,更会对城中的建筑和普通商贩造成不小的破坏与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东煌门倒也展现出了几分管理智慧。他们迅速在城中划出了两处宽敞的空地,改造成了专门的“斗武场”,并颁布告示:

凡有私人恩怨需要解决的,一律前往斗武场,双方在白纸黑字上写明缘由,签下生死状,便可进入场内决斗,生死各安天命。

此令一出,果然有效分流了街面的冲突。而这两处斗武场,也迅速成为了东煌城内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每天从早到晚,这里都是人声鼎沸,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东煌门更是借此机会,想出了一个生财之道。

除了上台比斗的双方,所有想要进场观看的人,都必须购买门票。而且门票还根据观战位置的好坏,分为了三六九等,价格各异。

陈娇自然不会错过这等观摩学习的大好机会。她带着池冰和池兰,买了位置不错的门票,几乎每天都泡在斗武场里观战。

场上的比斗五花八门,有用刀的猛汉势大力沉,有用剑的侠客轻灵飘逸,也有用奇门兵器的好手招式诡谲。每一次交锋,都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或惊呼。

池冰和池兰更是忙碌。她们的眼睛如同最高速的摄影机,不仅将每一场打斗的完整过程记录下来,更会对交战双方使用的每一个招式进行细致的拆解和分析。

她们脑中强大的计算核心飞速运转,模拟着这些招式的发力方式、角度变化、后续变化,并从中找出最有效率、最合理的部分,进行优化和提炼,去除那些华而不实或存在明显破绽的糟粕,只保留其中最精华、最核心的攻防理念。

很快,陈娇的手中便多出了许多经过优化改良的武学招式。这些招式虽然脱胎于场上那些江湖人的家传绝学或门派武功,但经过池冰和池兰的“去芜存菁”,已经变得更为简洁、高效,与原版有了不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