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安家准备(2 / 2)

万玉瞧着年纪最小,眉眼间还带着点没长开的青涩,可那心思和沉稳劲儿,比他们这伙人加起来都要成熟得多。他们这批人刚到这乡下的时候,一个个都跟没头苍蝇似的,站在村口望着连绵的田地和远处的山林,眼神里全是茫然。

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咋过,柴米油盐、田间地头的活儿,想起来就头皮发麻。可再看看人家万玉,不过一天的功夫,就跟队长处得熟络,连隔壁田婶都乐意跟她唠几句家常,热情的帮忙张罗安家。仿佛她天生就带着在这村子里扎根的本事,把自己的日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们这帮人,年纪都在十几岁,打小在城里长大,就算家里不怎么待见,没享过啥大富大贵的日子,可也从没干过地里的粗活,没有单独出来居住。一想到往后要在这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里头那点恐惧就跟野草似的疯长。

如今见陈娇把安家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也没别的法子,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她后头,学着她的样子慢慢摸索。

好在陈娇虽说早上说话的时候语气硬邦邦的,没给他们好脸色,可也没真把他们扔在一边不管不顾。这不,还带着他们一起去跟田婶商量,去别人家换来了现成的柴火。该备的厨房用具、桌椅柜子,也都帮着张罗得差不多了,总算是让他们心里踏实了些。

到了中午,那口大家伙儿以后共用的铁锅,上面的黑垢还结得厚厚的,谁都不知道该咋弄干净,几个知青围着锅台急得团团转。陈娇却没管他们的窘迫,自顾自在自己的小灶上烧了水,抓了一把面条下进去。

等她端着满满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往外走时,正好对上杜云礼望过来的眼神。杜云礼那眼神里带着点不好意思,还有点期盼,陈娇脚步顿了顿,才开口说道:“你们要是想用我这灶,就用吧,用完了记得给我刷干净。对了,那口大锅,你们找点沙子倒进去,拿刷把使劲搓搓,就能把黑垢弄掉。嫌费劲的话,也可以先加满水烧开,泡上一会儿再洗,能省点力。”

杜云礼一听这话,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连忙点头应道:“谢谢万知青!你放心,我们用完肯定给你擦得干干净净的,绝不弄脏你的东西,我们自己有柴火,不用你这儿的!”陈娇听了,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没再多说啥,端着碗走到大厅里,在桌子旁坐下,安安静静地吃起了面条。

厨房里这会儿可热闹了,这十个知青里,会做饭的没几个,大多都是在家连煤炉子都没碰过的主儿。他们干脆分了工,说好以后轮流做饭,现在嘛,就让那两个稍微会点的当师傅,剩下的围在旁边看着学,谁也别想偷懒,过不了几天,每个人都得轮着上灶掌勺。

他们这知青点的条件还算不赖,厨房外就是水井,水也是直接接到厨房的水缸里,不用大老远跑去堰塘挑水,省了不少力气。所以在做饭这事儿上,大家都觉得该公平些,没说非得让女生围着灶台转,男生就只干挑水砍柴的活,而是大家伙儿一起动手,有啥干啥,倒也没人有怨言。

陈娇在大厅里吃着面条,听着厨房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声响,还有他们偶尔压低了声音的讨论,心里头暗暗想着:这帮知青,倒还不算太难缠。

虽说里头难免有人有点小性子、小毛病,可总的来说,心眼都还不算坏,在她看来,小心思也有但也是真单纯。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照这么看,以后这知青点的日子,大概也不会太糟。

总不至于像她以前在小说里看到的那样,一个小小的知青点,愣是能闹出跟宅斗剧似的鸡飞狗跳来。这么一想,她心里也松快了些,低头喝了口热汤,暖意顺着喉咙一路滑下去,熨帖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