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 第133章 帐前应对 枭雄之眸

第133章 帐前应对 枭雄之眸(2 / 2)

林辞迎向曹操的目光,坦然道:“天机隐晦,因果纠缠,在下亦只见模糊轮廓。或与人有关,或与物相连,或与这天下气运变迁相系。唯有顺其自然,静待机缘显现。”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宏大叙事,避免过早暴露对玉佩的具体关注。

曹操深深看了林辞一眼,没有继续追问,转而笑道:“先生非常人,自有非常之使命。既然先生入世历练,又于操有相助之恩,若不嫌弃,便暂留营中如何?操必以上宾之礼相待,先生亦可静观天下之势,寻觅机缘。”

这是明目张胆的招揽,也是变相的软禁。曹操不可能放任这样一个拥有莫测能力、知晓天机(至少表面如此)的人游离于自己的掌控之外。

林辞对此早有预料。他目前需要曹营这个平台来获取信息、恢复力量、探寻玉佩之谜,暂时留下利大于弊。

“曹公盛情,在下感激。既蒙不弃,愿暂留军中,略尽绵薄。”林辞拱手应下。

“好!甚好!”曹操抚掌大笑,显得十分高兴,“得先生相助,如虎添翼!”

帐内众人也纷纷露出笑容,无论内心如何想,表面上的气氛一片和谐。

然而,就在推杯换盏之际,郭嘉忽然放下酒杯,看似随意地开口问道:“嘉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先生。先生既能观星象而知乌巢,不知……先生可能观人?譬如,观袁本初之败,败于何处?观我主之胜,又胜在何处?”

这个问题看似探讨战局,实则暗藏机锋,是在进一步试探林辞的见识深浅,以及其“观星察气”之能的虚实。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林辞。

林辞心中明了,这是第二道考题。他略一思忖,结合历史认知与玉玺对气机的模糊感应,缓声道:

“袁本初之败,非败于兵粮,乃败于‘势’与‘人’。其势虽雄,然外强中干,内部谋士倾轧,将帅疑忌,政令多出,此谓‘势’散。其为人,外貌宽厚,内多猜忌,矜愎自高,短于从善,不能用忠良奇策,此谓‘人’昏。势散人昏,纵有百万甲兵,焉能不败?”

他顿了顿,看向主位上的曹操,继续道:“而曹公之胜,胜在‘凝’与‘明’。凝军心,凝士气,凝智谋,上下一心,此谓‘势’凝。明于任人,明于决断,从善如流,赏罚分明,此谓‘人’明。势凝人明,纵处劣势,亦可转圜,终获大胜。此非星象所示,乃事理之必然。”

这一番分析,鞭辟入里,直指要害,既肯定了曹操的优点,也点破了袁绍的致命缺陷,听得帐内众人,包括曹操本人在内,都暗自点头。尤其是荀攸、郭嘉等谋士,眼中更是闪过一丝欣赏。此子不仅通晓玄奇,对世事人心,竟也有如此洞察!

曹操闻言,目光灼灼地看着林辞,半晌,抚须叹道:“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令操茅塞顿开!非仅通晓天机,更明世间至理!能得先生,实乃操之幸也!”

他再次举杯,这一次,敬意似乎真切了许多。

然而,在林辞与曹操目光交汇的刹那,他怀中的玉玺,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再次悸动了一下。虽然曹操周身那胜利者的磅礴大势依旧将其完美掩盖,但那一闪而逝的、更深层次的共鸣感,让林辞确信——那与玉佩同源的秘密,定然与这位乱世枭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宴席在看似融洽的气氛中继续,但林辞知道,他已然步入了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的棋局。而棋局的另一端,坐着的是足以洞察人心的奸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