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谢安石!”
“还有王逸少(王羲之)、许玄度(许询)!”
“今日能得见诸位名士,幸甚至哉!”
店内士人纷纷起身见礼,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那为首的青年,正是谢安。他含笑与众人回礼,态度平和,毫无骄矜之色,与几位友人径直上了二楼雅座。
林辞的目光落在谢安身上,能感受到一股中正平和、圆融通达的精神气韵,与玉玺的黑暗霸道、沈青折的英气凛然皆不相同。此人的精神境界,似乎已初窥某种堂奥。
他并未急于上前,只是静静品茶,听着楼上传来的隐约谈笑声。谢安等人谈论的果然是老庄玄理,言语机锋,妙趣横生,引得楼下众人时而拊掌,时而沉思。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谢安与友人起身,似乎准备离去。下楼时,谢安目光无意间扫过林辞所在的角落,在林辞身上微微停顿了一瞬。林辞的气息收敛得极好,但那份与周遭士人格格不入的沉静与隐隐透出的铁血气息,还是引起了他的些许注意。
林辞知道时机稍纵即逝,他放下茶盏,在谢安经过他桌旁时,以不大不小的声音,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询问,吟了一句:
“神州沉陆,问谁挽、中流砥柱?”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郁顿挫的力量,瞬间压过了茶舍内残余的喧哗!这诗句并非此世所有,乃是林辞心有所感,化用后世辛弃疾词意而出,在此刻的五胡乱华背景下,直指人心!
满堂皆静!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于林辞身上!这句诗,太过直白,太过尖锐,如同一把匕首,撕开了建康繁华表象下血淋淋的现实!
谢安离去的脚步猛然顿住,他缓缓转身,清隽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凝重与探究之色,目光如实质般落在林辞身上。他身旁的王羲之、许询等人也皆露惊容,审视着这个语出惊人的布衣青年。
“好一个‘神州沉陆,问谁挽、中流砥柱’!”谢安开口,声音清越,打破了寂静,“不知这位兄台,高姓大名?此句……可有下文?”
林辞起身,从容一礼:“北地流人,林辞。偶有所感,让谢公子见笑了。”
“北地流人……”谢安咀嚼着这四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走近几步,认真地看着林辞,“林兄此句,振聋发聩,安石受教。不知林兄对如今局势,有何高见?”
一场关乎天下大势、文明存续的对话,就在这兰亭茶舍,于众多士人的注视下,悄然展开。林辞以其超越时代的见识和历经两个世界的沉淀,虽未透露自身隐秘,却也字字珠玑,切中时弊,所言所论,皆与寻常清谈玄理迥异,令谢安等人时而蹙眉,时而颔首,眼中异彩连连。
而就在林辞与谢安交谈正酣之际,茶舍门外,一辆装饰雅致的马车悄然停下。车帘掀开,露出一张英气明媚的容颜,正是收到荀飞传讯赶来的沈青折。她看着茶舍内与谢安侃侃而谈的林辞,美眸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浓浓的好奇。
这个神秘而强大的北地来客,似乎总能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