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黎明”。
这个名字像黑暗中划过的第一缕微光,瞬间点燃了星火幸存者们几乎冰封的希望。
尽管这线索来自混乱不堪的掠夺者,来自唯利是图的走私商,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这已是他们重返银河系后,捕捉到的第一个明确指向有组织反抗力量的信息。
“废弃矿业中继站,‘秃鹫’提供的坐标已经输入导航系统。”
深瞳(AI)的声音在舰桥响起,经过青蔓之环的“共生修复”,她的运算核心似乎也变得更加流畅,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生命韵律,
“根据‘秃鹫’数据库和公共星图残片对比,该中继站代号‘暗礁’,位于一片小行星带边缘,因资源枯竭和多次事故已被废弃超过五十年。是进行非法交易的理想地点。”
秦锋站在舰长席前,目光扫过屏幕上那颗由破碎岩石和废弃金属构成的、不起眼的太空设施三维模型。
“风险评估。”他沉声道。
“高。”
深瞳立刻回应,
“一,环境复杂,小行星带和废弃结构易设伏。
二,信息源不可靠,‘秃鹫’和‘黑石商会’均以欺诈闻名,不排除是陷阱。
三,即便信息为真,我们对‘自由黎明’一无所知,其立场、实力、目的均为未知数。
四,秩序尖兵巡逻队虽不常光顾此类边缘区域,但并非绝无可能。”
利弊显而易见。
希望伴随着极高的风险。
“但我们没有太多选择,长官。”
阿雅开口道,眼神锐利如鹰,“这是目前唯一的、相对明确的线索。错过这次,再想在这片混乱的星域里找到他们,无异于大海捞针。我们必须去,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老周(远程连接,信号在青蔓之环技术支持下稳定)的声音也传来:
“我同意。不过,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接触’和‘侦察’,而非战斗。新舰船的隐身性能和生物传感系统应该能提供很大优势。我建议,先远距离观察,确认情况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林薇轻轻点头,她似乎还未能完全从之前共鸣的异变中恢复,脸色略显苍白,但眼神却比以往更加深邃:
“我能感觉到…那片区域…能量流很混乱,充满了贪婪、焦虑和…一丝微弱的、被隐藏起来的‘秩序’的痕迹。
‘黑石商会’的人应该已经在那里了,或者正在路上。那个所谓的‘钥匙’…给我的感觉很奇怪,既古老…又冰冷。”
她的感知能力在经过青蔓之环的洗礼后,似乎变得更加敏锐和诡异,甚至能模糊地捕捉到情绪和特定物品的“气息”。
秦锋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目标,‘暗礁’中继站。全舰保持一级静默状态,生命脉冲引擎降至最低功率,依靠惯性滑行接近。启动全频谱隐身和生物迷彩。
深瞳,持续扫描中继站及周边小行星带,寻找任何异常能量信号或隐藏单位。阿雅,突击队随时待命。林薇,集中精神感知,有任何异常立刻报告。”
“明白!”众人领命。
改造后的“深空纪元号”如同一艘幽灵船,悄无声息地滑向那片遍布着宇宙碎石和工业残骸的空域。
舰体表面的生物迷彩完美地模拟着背景的黑暗与零星反光,新型的生物传感器以另一种方式“倾听”着空间的细微波动。
舰桥内气氛凝重而专注。
每个人都清楚,这次接触可能关系到他们未来的道路,甚至整个文明的存续。
那名为“自由黎明”的组织,会是照亮黑暗的曙光,还是另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
希望与危险,如同双生子,伴随他们航向那片名为“暗礁”的未知海域。
“暗礁”中继站越来越近,在主屏幕上呈现出它破败的全貌。
它像是一个被强行拼接起来的巨型金属章鱼残骸,数个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太空舱段通过扭曲的走廊和暴露在外的支架连接在一起。
大部分舷窗漆黑一片,少数几扇透着摇曳的、显然来自临时电源的昏暗灯光。
外壁上布满了撞击凹痕、激光扫射留下的灼痕以及大片大片的宇宙尘埃。
几艘小型破烂飞船(显然是“黑石商会”的风格)像寄生藤一样依附在它的对接端口上,更添了几分腐朽和混乱的气息。
“深空纪元号”在一个足够远、恰好被一颗缓慢旋转的大型岩质小行星遮挡的位置停了下来,彻底融入阴影之中。
“扫描完毕。”
深瞳报告,“中继站内部有十七个活跃生命信号,能量签名与‘黑石商会’记录吻合。外部停泊四艘小型武装货船,护卫等级较低。
未发现大型隐藏舰船或能量陷阱迹象。小行星带未检测到异常埋伏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