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迎驾风波(2 / 2)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带着一队缇骑,直接闯入文华殿,当着太子的面,将杨溥、黄淮、金问等东宫属官全部逮捕。

“你们这是做什么!”太子又惊又怒。

纪纲面无表情地躬身:“奉陛下旨意,太子洗马杨溥等人,在迎驾事宜中办事不力,着即押送诏狱候审。”

杨士奇站在殿外,看着老友被锦衣卫押走,杨溥在经过他身边时,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先生...”太子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慌,“父皇这是...”

“殿下稍安勿躁。”杨士奇低声道,“这不过是陛下对东宫的一次警告。”

“警告什么?”

“警告殿下,不要因为监国就忘了自己的本分。”

当夜,杨士奇独自在文渊阁值宿。窗外月色凄冷,他想起杨溥被押走时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一切,都与他们之前的猜测不谋而合。

陛下确实是在试探,只是这试探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次日朝会,朱棣当众表彰了北征有功的将士,汉王因在忽兰忽失温之战中表现出色,获赐金帛无数。而对太子监国期间的政绩,却只字未提。

更让人心惊的是,当有官员为杨溥等人求情时,朱棣冷冷地说:“东宫属官,本当以身作则。连迎驾这样的小事都办不好,又如何辅佐储君?”

这话看似在批评杨溥等人,实则句句指向太子。

散朝后,杨士奇被单独留了下来。

“杨士奇,”朱棣屏退左右,目光锐利如刀,“朕不在的这些时日,太子可曾有过什么逾矩之举?”

杨士奇跪伏在地,谨慎应答:“太子殿下兢兢业业,凡事皆依律而行,不敢有丝毫懈怠。”

“是吗?”朱棣轻笑一声,“那为何汉王说,太子在监国期间,频频召见边关将领?”

杨士奇心中一震,终于明白陛下为何如此动怒。汉王这是诬告太子结交边将,这可是谋逆的大罪。

“陛下明鉴,”杨士奇抬头道,“太子召见边将,皆是为商议军务,且有兵部官员在场记录。每一件事,都有案可查。”

朱棣凝视着他,良久方才挥手:“你退下吧。”

走出大殿时,杨士奇的官袍已经被冷汗浸湿。他明白,这场风波远未结束,而杨溥等人的命运,恐怕就要看太子接下来如何应对了。

望着诏狱方向阴森的围墙,杨士奇暗暗握紧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