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留守重任(2 / 2)

所以更要稳住京畿。杨士奇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陛下亲征,朝中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东宫。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他转身看向太子:殿下,今日该去文华殿听政了。

文华殿内,六部九卿早已等候多时。见太子驾到,众臣行礼如仪。但杨士奇敏锐地察觉到,今日的气氛与往日不同。

果然,刚议完漕粮事宜,礼部尚书吕震便出列道:殿下,陛下亲征在即,是否该命钦天监择选吉日,举行告祭大典?

吕尚书所言极是。太子颔首,此事就交由礼部操办。

殿下,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紧接着开口,近日京城物价飞涨,特别是粮米、布匹等物。臣以为,当严查囤积居奇之辈,平抑物价。

这话一出,户部侍郎的脸色顿时难看:刘都御史此言差矣!物价上涨,皆因北征在即,供需使然。若强行平抑,反倒会引发商贾囤货...

难道要任由奸商盘剥百姓?刘观寸步不让。

殿内顿时议论纷纷。杨士奇冷眼旁观,发现几个官员的目光不时瞥向太子,显然是在试探这位监国的决断能力。

诸位。太子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殿内安静下来,北征事关国运,物价波动在所难免。但百姓生计,也不可轻忽。

他看向杨士奇:杨先生以为如何?

杨士奇出列,从容道:臣以为,可命顺天府严查恶意抬价,但不必强行限价。同时,可从官仓调拨部分存粮,平价发售,以安民心。

太子当即拍板,此事就由顺天府与户部会同办理。

议政持续到午时。散朝时,杨士奇特意走在最后,看见几个官员聚在廊下低声交谈,见他过来,才各自散去。

回到文渊阁,他立即修书两封。一封给在淮安督粮的周忱,嘱其务必确保漕运畅通;另一封给新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于谦,让他留意边关军情变化。

写完信,已是日头西斜。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正要起身,却见周老吏提着食盒进来。

大人忙碌一日,先用些饭食吧。

杨士奇这才想起自己还未用午膳。他接过食盒,突然问道:今日朝会上,你可注意到有何异常?

周老吏压低声音:老奴听说,退朝后,有几个官员去了汉王府。

杨士奇执箸的手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夹起一块炙肉:知道了。

他慢慢咀嚼着食物,目光却投向窗外。雪还在下,将远方的景物都模糊成了白茫茫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