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隆国金銮殿上。
安天一将给这每个郡、每个县派驻监察处人员的国策讲了一遍。
们,但他们与各郡县都是多有往来,甚至自己的兄弟、子侄、故交就在各郡县为官。
此时庄毕凡挺直腰板,静静的站着,不看任何人,回避所有人的目光。
“丞相,你认为如何啊?”安天一看向钟信长。
钟信长从安天一讲的时候,就在思考,对于隆国这确实是好事,并且有人监督可以做到政令通达,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但他还是担心,此举会削弱他的权力,而增强了监察处的权力,尤其是这样的国策制定,他没有事先知晓,这是一个危险信号。
闻言跨出一步说道,“陛下,臣赞同,臣认为不仅仅是郡县,六部也应如此。”
六部官员都不可思议的看向钟信长。
安天一淡淡一笑,心想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好一招以退为进啊。
“丞相多虑了,朕对朝中文武百官还是十分信任的,现在隆国疆域越来越大,从炎城去鹏侯城,快马日夜不停的跑也要十日之久,这也是迫不得已啊。”
“陛下开疆辟土,功在千秋。”钟信长躬身说道,心中暗叹,这权衡之术真是高明。
“陛下,此举甚好,利国利民,只是增加数百官员,增加国库压力啊。”吏部尚书田文说道。
“田尚书说的有道理,现在国库充盈,养得起,先试行看看,如此对推行科举制也有好处。”安天一说道。
众臣不再说话。
安天一环视众臣,出声道,“庄毕凡、田文,此事就交与两位爱卿。但此事重大,还是首创,需要谨慎行事,丞相也要多方面协调。”
“臣领旨。”三人齐声说道。
谭文跨出一步说道,“陛下,现在国力强大,将士们也是勇武无双,但尚无大将军,陛下应早些册封大将军。”
谭文从南浔关回来后,就任兵部侍郎。
“谭侍郎,大军所向披靡,都是在陛下的指挥之下,为何要大将军?”霍天启出声道。
“霍将军,正是如此,才需要大将军,现在大小战阵都需要陛下亲临,其一是陛下过于劳累,其二是多线作战存在风险。”谭文解释道。
“还有其三吧,谭爱卿没有说。”安天一笑盈盈的说道。
“臣不敢妄言。”谭文连忙躬身说道。
“谭爱卿所言极是,朕也思绪良久,也很是头疼。”安天一说道,这也是安天一烦恼已久的事,将才确实很多,但无帅才,这也怪他,没有给兄弟们机会,这是隆国的一个潜在危机。
“陛下,其三什么啊?”霍天启问道。
“霍天启,如果孔秀或者张猛,再或者其他人命令你打仗,你心中可有怨言?”安天一严肃的问道。
“这,末将。。”霍天启有些茫然,“末将的上将是陛下。”
“朕不是怪你,想必其他兄弟也是如此。”安天一叹口气说道。
“谭爱卿,你所言有理,朕再思考一二,你也要想想,大将军还是需要册封的。”安天一看向谭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