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其的暗探和四国商人最近已经把科举考试放开的事情散播了出去,现在燕国、巴国、楚国、陈国的坊间都在议论此事。
一些准备参加隆国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已经陆续的启程了,这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同时四国也有很多读书人对此事嗤之以鼻,尤其是贵族子弟和依附在各大家族的读书人,因为他们是传统贵族的既得利益者。
但这些安天一都不在意了,今年只有四国都有读书人考中秀才,这个阳谋就算成功,眼下看来很明显,已经成功。
在陈国,对此事反应最大的是吴广,吴广得知消息后,一个人站在一座小山上站了一天,他恨啊,如果早有这样的机会,他为何还要造反?去参与科举考试,他相信以他的才华,先考秀才,再考郡才完全没问题,即便不能考中国栋、天子门生,郡才也可为官了,一生不说荣华富贵,那也是衣食无忧,总比这刀尖舔血要强百倍。
陈胜看到吴广这样,自是了解吴广所想,也是无奈的叹口气,但他们正在造反,隆国怎么会要他们这样的人?即便表面不说,也不会重用了。
傍晚的时候,陈胜终于忍不住了,走上那座小山,“二弟。”
吴广转过身看向陈胜,露出一丝微笑,那是释然的微笑,“大哥,不用担心,小弟这辈子都会跟着大哥起义,现在我们有兵马,有粮草,还能打。”
陈胜拍拍吴起的肩膀,“委屈二弟了,接下来有何打算啊?”
“大哥,我已经派出数个探马了,现在公孙起应该与楚军在骊山交战,那边是硬仗,定然会带陈国全部精锐,所以公孙起现在没有时间和兵力对付咱们,现在正是咱们绿林军发展的好时机。”吴广说道。
陈胜神情淡漠,出声道,“还有意义吗?还有可能吗?”
“有!”吴广斩钉截铁的说道,“做人要不流芳青史,要不遗臭万年,总不能平平无奇的过一辈子。”
“对!”陈胜似是点燃了热血。
“我军是败了,但是你我兄弟还在,还有几千的兄弟,这就是咱们东山再起的根本。同时陈楚在骊山对峙不会短时间结束,这是咱们的时机。”吴广拍拍陈胜的肩膀,“大哥,你是主将,你不能思想滑坡啊,记住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二弟,大哥我一介武夫,你才是真正的灵魂啊,大哥知道了,这就带兄弟们喝酒,给兄弟们鼓舞士气。”沉声说道,随后拉着吴广一起走下山坡。
陈国御书房。
陈皇此时正站在地图墙前,脑海中是五国的格局,之前陈国大好的局面,被叛军这一波搞的全部丧失了。
这时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陛下,暗探的密信。”
陈皇接过密信,一封是隆国的消息,现在隆国秋收进行的很顺利,各个郡县都派出了精锐看守农田,几次巴国暗探想捣乱,都被快速镇压了;隆国的科举制也开始了,此事陈皇早就知晓,但是当陈皇看到“一是不限男女;二是不限制年纪、三是不限制出身、四是不限制国家。”
陈皇眉头皱了起来,隆国的科举制已经有所建树了,之前的很多考生已经做了隆国各郡县的官员,那么现在不限制国家了,岂不是将四国人才全部吸纳过去?
陈皇细思极恐,但这是阳谋,无解。
陈皇随机拿出纸笔,给公孙起写了一封书信,和隆国的消息一同派人发给公孙起。
随后陈皇打开第二封暗探的密信,这是从巴国传来的,巴国现在已经改革完成,用时很短,完全就是武力镇压。
陈皇冷笑一声,“司徒云你这是在赌国运啊,真是好大的胆子啊,你就不怕万劫不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