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孟虎一骑当先的就冲了过去,但还是慢了一些。
霍天启手握骑枪,靠近之后一枪刺出,就将一名巴军士卒的胸口贯穿,“杀!燃烧弹。”
随后点燃一枚燃烧弹向右面扔了冲去,“轰!”一声巨响,随后火光四起。
这时虎豹骑的将士也冲进巴军队伍,骑枪一枪一枪的刺出,骑枪有一丈长,靠着战马的冲击,步兵根本无法防御。
顷刻间,虎豹骑就从巴军的队中冲了出去。
孟虎赶到的时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隆军跑远,“该死的隆军!本将军要杀光他们!”
将火灭了之后,统计战损,这一次就损失几百将士,还有数车辎重。
孟虎看着远方,此时他已经知道隆军就是要不停的袭扰,“传本将军将令,辎重车辆在中间,骑兵护在两侧,放慢速度。”
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隆军的偷袭,但速度也慢了。
霍天启也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陪着隆军玩。
五天后,一路兼程的安天一已经回到了蒲阪津。
此时陈军还在打造战船。
蒲阪津的帅府里,安天一端坐当中。
“阮蛟,陈军有何动静?”
“回陛下,陈军已经打造了十艘铁索战船,每个铁索战船都有十余丈见方,上面可以跑马。”阮蛟沉声说道。
安天一点点头,“公孙丞相还是很快的。”又看向张大彪,“木盆准备多少了?”
“陛下,已经从各地买回来千余个。”张大彪说道。
安天一戏谑的说道,“好,朕要送公孙丞相一份大礼。”
“阮蛟,有一事,如果小船不划的话,任其漂泊,从这边岸边,漂泊到对岸,能在下游多远处靠岸?”
阮蛟皱皱眉,“应该很远,末将不知具体多远。”
“那劳烦你测量一下,随后告诉朕,你还要考虑风大、风小,这很重要。”安天一说道,
“末将明白。”阮蛟转身出去了,其实常年生活在炎河附近,阮蛟能估算出大概,但是平日也没想过此事,还是需要认真测量一番。
安天一拿起纸笔,给公孙起写了一封书信,“来人,将这封信送给公孙丞相。”
一个士卒接过,走了出去。
河对岸陈军大营。
公孙起看着铁锁链舟很是满意,这样的铁索战船,如果有数十艘,那么就尤如平地作战了。
“丞相大人,为何不将这些都连在一起啊?”梁浩问道。
公孙起淡淡一笑,“隆皇也是聪明之人,如果都连在一起,隆国战船冲过来,放一把火,我军就危险了,现在分散开,即便隆皇火攻,也可以有效防御。”
“末将看隆军没有准备战船啊。”梁浩不解的问道。
公孙起冷哼一声,“说不定战船就藏在哪里呢,现在四国伐隆,隆皇不会放过任何一处战场,只要有一处战场隆军大败,对于隆国就是大溃败。”
“有丞相大人在此,隆军有可能在此只防守,箭塔建了好多啊。”梁浩笑嘻嘻的说道。
这时一个士卒跑了过来,“丞相大人,隆军士卒送来一封隆皇的信。”
公孙起接过信,看罢眉头皱了起来,这封信平平无奇,只是说两军交战会死伤很多将士,隆皇不忍,所以希望公孙起休战。
但是公孙起压根不信书信里的任何一个字,他在想隆皇为何给他送来这封书信,是要说明安天一就在河对岸嘛?
或者说安天一只是疑兵之计,吓唬一下他。
公孙起脑海中出现一张地图,四国伐隆,隆皇应该出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