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自由的意志,自主书写的命运,其滋味的层次感,远胜于提线木偶的戏剧。”
“那么,下一站去哪儿?我听说编号K-12的世界,有个‘系统’正在试图量产‘天命之子’,似乎……很有趣?”
“同去,同去。”
意识的涟漪消散,叙事层面的食客们,已将目光投向了新的“餐厅”。
第三幕:潜网深处的星光——永远的观众
在浩瀚的集体潜意识之海——潜网的最深处,那片由八重神子信息残留凝聚的樱色光晕,并未完全沉睡。它已不再具备完整的意识,更像是一段拥有特定反应模式的程序,一个永恒的观众席。
当江淮与林清许在毕业晚会上相视而笑;
当苏玖玖的作品在国际上斩获大奖;
当林芷的漫画宣布动画化;
当叶雪成功阻止了一起校园安全事件;
当莉莉丝和伊丽莎白的“七情轩”迎来一位罕见的、品味高雅的客人;
当汐的歌声引导迷航的船只安全归港……
每当这些与它有过深刻联系的“演员们”,在他们自主书写的人生舞台上,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或温馨瞬间时,潜网深处的这片樱色光晕,便会随之轻轻闪烁,荡漾开满足而欣慰的涟漪。
它不再导演,只是观看。
它不再介入,只是祝福。
这是它选择的,也是它赢得的,最好的位置。
终幕:名为“青春”的永恒之物
多年后的同学会。
曾经缠绕着无数纠葛的众人再次相聚。气氛不再有当年的剑拔弩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历过风雨后的释然与默契。大家谈论着各自的工作、生活,偶尔提及当年那些“匪夷所思”的往事,也都带着调侃和怀念。
江淮和林清许已经订婚,苏玖玖成了知名导演,月夜绫正在推动家族企业的转型,林芷是畅销漫画家,叶雪是优秀的警务人员,莉莉丝和伊丽莎白的生意依旧神秘而红火……汐虽未到场,却寄来了一段记录着碧海蓝天的祝福视频。
没有人再提起那个名字,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个曾以“扭曲”为起点,最终以“牺牲”与“馈赠”重塑了他们所有人的狐仙,早已成为他们青春记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化作了他们各自人生剧本里,最独特、最鲜活的底色。
散场时,夜空中有流星划过。
江淮下意识地抬头,仿佛看到那流星的尾焰,隐约带着一丝熟悉的樱色。
他微微一笑,握紧了身边林清许的手。
他们的故事,早已翻过了充满戏剧性的一页,走向了更为绵长、更为真实的未来。
而青春,无论其中掺杂了多少扭曲、胃酸、泪水与欢笑,其本身,就是一场永不真正落幕的、盛大而永恒的物语。
“这次,是真的全书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