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市中心美术馆。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洒在冷灰色的地板上,空气中弥漫着艺术特有的、略带疏离的气息。江淮提前十五分钟到达,穿着比平时稍显正式(在叶雪“不穿体面点就别去了”的威胁下,由林珂远程搭配指导),内心却如同即将踏上刑场。
他反复咀嚼着自己那份鬼扯报告里的核心概念——“引导式依赖”。今天,他不能表现得完全被动(那会落入“绝对服从”的陷阱),也不能显得过于独立(那会激怒苏玖玖)。他需要在看似自主的行动中,巧妙地满足苏玖玖的控制欲和展示欲。
这是一场走钢丝般的表演。
苏玖玖准时出现,她今天穿着一身素雅的米白色连衣裙,气质清冷,与美术馆的氛围相得益彰,仿佛她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她没有多言,只是自然地挽住了江淮的胳膊,力道不容拒绝。
“开始吧,我的‘解读者’。”她微微一笑,目光却带着审视。
展览的主题是“束缚与自由”,展品大多抽象而富有争议。江淮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表演。
· 面对一件用无数透明丝线缠绕、悬挂在半空的金属球体时:
苏玖玖(随意地): “你觉得这代表了什么?”
江淮(故作沉思,然后“选择”了一个角度): “丝线看似是束缚,但正因为这些有序的牵引,球体才能悬浮于这个精确的位置,形成一种动态的、被定义的美。这或许暗示,某些形式的‘依赖’(丝线),恰恰是获得特定‘自由’(悬浮姿态)的前提。” (内心oS:快夸我!我这不就是把你比作那不可或缺的丝线了吗!)
苏玖玖(挑眉,不置可否): “角度尚可。”
· 看到一幅画,画面中心是一个被锁链锁住的人,但锁链的另一端却握在他自己手中:
苏玖玖: “这个呢?”
江淮(“灵光一现”): “最坚固的束缚,往往源于内心的认可与选择。将锁链的一端交给他人是恐惧,而握在自己手中……则可能是一种清醒的‘共谋’。” (他暗示自己“主动”选择了接受她的规则,试图将被动行为粉饰成某种程度的“自主选择”。)
苏玖玖(轻笑一声): “共谋?这个词用得……有点意思。”
· 在一组表现“群体”与“个体”关系的摄影作品前:
江淮注意到苏玖玖在其中一张(一个孤独身影与模糊人群形成强烈对比)前停留稍久。他“主动”开口:
江淮: “有时候,被一个强大的‘磁场’(比如学姐你)清晰地定义和吸引,或许好过在模糊的群体中迷失自我。这是一种……更高效的归属。” (他试图将她的控制欲美化成一种提供“清晰定位”的吸引力。)
苏玖玖(终于侧头看了他一眼,眼神深邃): “你今天……很会说话。”
整个观展过程,江淮绞尽脑汁,将他那点可怜的哲学思辨和从小说里练就的诡辩能力发挥到极致。他不断地在解读艺术品时,夹带私货,将“依赖”、“选择”、“束缚”、“自由”这些概念与他和她之间的关系进行隐晦的类比和美化。他就像在雷区跳舞,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既要展现“独立思考”(证明他有价值),又要确保思考的结论最终指向对她有利的方向(证明他“值得”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