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时雨的宿舍探查,如同在平静(只是表面)的湖面下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她没有告诉江淮她去过,但行动却已然开始。她的“保护”,并非直接的对抗,而是更符合她身份、更细腻,也更显执拗的方式。
江淮发现,自己开始每天都带着一个精致的便当去学校。这并非他自己做的,也非食堂产物。便当盒是江时雨精心挑选的浅蓝色,里面菜肴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甚至还会用胡萝卜片刻出可爱的小恐龙图案——这是她独有的标志。
他起初并未在意,直到某天中午,他刚打开便当盒,准备在教室后排享用,苏玖玖就如同闻到花香的蝴蝶般翩然而至。
“弟弟,今天的午餐看起来很特别嘛。”苏玖玖的目光落在那个显然出自女性之手的便当盒上,眼神微凝。
江淮还没来得及开口,旁边一个同样看到便当的同学(或许是沈渊“不经意”透露的风声)就笑着插话:“哇,江淮,你妹妹对你可真好啊!天天这么用心给你准备便当,真是羡慕死我们这些吃食堂的了。”
“妹妹” 两个字被刻意加重。
苏玖玖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她打量着便当盒里那个憨态可掬的胡萝卜小恐龙,眼神复杂。她可以轻易碾碎任何同龄女性的挑衅,但对这种来自“家人”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温柔标记,她一时竟有些无处着力。这是一种无声的宣告:这个男人,生活里早有归属。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隅角”咖啡馆。林清许注意到江淮带来的便当,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你家人很关心你。” 江淮从她平静的语气里,听不出任何波澜,但这句客观的陈述本身,就像一道无形的界限。
江时雨开始更频繁地、在“恰到好处”的时间点给江淮发信息或打电话。
有时是江淮正被林芷缠着讨论galga选项时:
“哥哥,你晚上想喝排骨汤还是鸡汤?我早点准备。”(电话响起,江淮得以借口“家人有事”暂时脱身)
有时是月岛绫正准备进行更“深入”的课后辅导时:
“哥哥,你上次说的那本参考书我帮你找到了,放在你书桌上了,别忘记看哦。”(信息提示音打断了逐渐暧昧的气氛)
有时甚至是叶雪带着人在咖啡馆“罩场子”时:
“哥哥,天气预报说晚上要下雨,你带伞了吗?没带的话我帮你送到校门口?”(江淮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又看了看叶雪,只能尴尬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