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碎月接骨 > 第1章 坛前新苗

第1章 坛前新苗(1 / 2)

月神坛的晨雾裹着月见草香,沈砚刚推开石屋门,就见坛前空地上挤满了孩子。

沈禾正踮脚站在月神碑旁,手里举着根银线,教孩子们怎么用气线勾勒护骨纹——银线在他掌心颤巍巍的,画出的月纹歪歪扭扭,却引得孩子们拍手欢呼。

“阿砚哥!”沈禾看见他,突然红了脸,银线“啪”地落在地上,“气线总不听使唤,阿爹的笔记说‘意到气到’,可我脑子里想着月纹,气线偏往草里钻。”

沈砚捡起银线,指尖缠着月碎的微光,银线立刻温顺地浮起,在碑上画出流畅的月纹:“接骨人的气要藏在骨缝里,不是用劲拽。”

他握住沈禾的手,引导着银线游走,“想着你要护的人,气就稳了。”

苏晚端着药碗从另一间石屋走出,碗里飘着月见草的清香。

她耳后的胎记在晨光里泛着淡金,走到坛边时,药香突然引动了月神碑顶的月碎——银芒顺着碑身流淌,在孩子们脚边织成光网,网里的月见草突然抽出新芽,顶着露珠颤巍巍地立着。

“是‘活骨香’。”她把药碗递给石老头,老人正坐在坛边打磨骨刀,刀身护骨纹映着晨光,“《骨鉴》说,月见草加接骨木煮的药,能养初学气线的孩子骨气。石伯,您尝尝烫不烫?”

石老头吹了吹药沫,目光落在坛外的山道上。那里新修了石阶,每隔三丈就立着块刻月纹的木牌,是守月人后裔凿的:“昨儿个落月谷的信使说,谷里发现了些奇怪的骨殖,既不是蚀骨教的邪骨,也不是寻常兽骨,倒像是……《骨鉴》里提过的‘古月骨’。”

苏晚的罗盘碎片突然在腰间发烫,她解下来一看,血色纹路正对着落月谷方向,却不像之前遇邪骨时那般暴戾,反而带着温润的颤——像在呼应什么。

“古月骨是守月人先民的骨殖,埋在月华浓的地方,会生‘月髓’,能治被邪煞侵过的旧伤。”她指尖划过碎片,“但《骨鉴》也说,古月骨若被妄动,会引来‘月煞’,蚀人的记忆。”

沈砚的气线探向落月谷方向,果然触到缕熟悉的气息——像月碎,却更古老,混着淡淡的不安。“沈禾,把你阿爹的笔记拿来。”

他望着山道尽头,那里的晨雾正缓缓散去,露出远方连绵的青山,“笔记里记着落月谷的先民遗址,或许和古月骨有关。”

沈禾立刻跑回石屋,捧着本泛黄的线装书出来。书页里夹着张手绘的地图,标注着落月谷深处的“月窟”,旁边写着行小字:“谷有月窟,藏骨九枚,遇月则鸣,唤守骨人。”

“九枚古月骨。”石老头放下药碗,骨刀在掌心转了圈,“蚀骨教清了,可散在山野的古物总得归位。孩子们也该见见真骨了,总不能光在碑上画月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