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竟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彻底打破了“地面力学”和“天体力学”的界限,解释了天地间万物的运行规律。
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你英国牛顿比我晚发现500多年,要不是我的风流韵事,将这件事情埋没的话,也不会让你小子青史留名啊!
西门庆第一次发现物理的奇妙之处,这可比药材生意好多了!于是开始痴迷研究,连几房小妾都不管不顾了!
这地球对苹果有引力,我对我的小妾有引力,这金莲对我也有引力,这个力好神奇,值得去研究一番!
由此及彼,西门庆开始了发散思维…
推桌子才会动,不推就慢慢停下;扔石头时,用的力越大,石头飞得越远。
马车拉货物,货物会跟着马车走,突然刹车货物会往前倾。
他疑惑: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到底由什么决定?“力”在其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针对“物体为何会动或者停”,他通过实验发现:小球在光滑平面上能滚得更远,若完全没有阻力,小球会一直匀速运动。
由此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传统观点,推导出西门庆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基于第一定律,西门庆进一步思考“力改变运动状态的程度”:
用不同大小的力推同一物体,物体加速快慢不同;用同样的力推轻重不同的物体,轻重物体加速快慢也不同。
通过量化计算(结合质量、加速度的关系),总结出西门庆第二定律 :
物体加速度与所受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一致。
解决了“单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后,西门庆又关注“两个物体之间的力”:
比如用手推墙,手会感到墙的反作用力;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水会给船桨向前的力。
他发现“力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进而总结出西门庆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从潘金莲的一个无意的举动,竹竿不慎掉落,到西门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再到力学三定律!
这一发现足以让西门庆名垂历史,可是:宋朝不关注这个:士农工商!
他本来就是卖药材的,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再说了,宋朝崇尚儒学教育,他这些东西,根本也不入流,于是,就被埋没了!
但是西门庆力学三定律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学层面:建立首个完整的力学体系,奠定经典物理学框!
在技术层面:直接推动工业革命,催生现代工程技术!
在社会层面: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推动理性主义普及!
虽然这段不为人知的事际被深深埋藏,终究还是被西门和小潘的奸情所掩盖!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就是科技新闻永远比不过娱乐圈的娱乐八卦!这真是太过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