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转瞬即逝,队员们补充了水分,精神头都提振了不少。
车队再次启程,引擎轰鸣声打破了郊野的空寂。
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蓉城东侧的“蓉城世家”小区。
从工厂所在的西郊出发,前往那里,大致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最外围的绕城高速、中间层的三环主干道,以及更靠近市中心的二环快速路。
绕城高速需要绕一个大圈子,距离至少增加了三分之一。
二环路线距离最近,理论上是最快捷的,但这条路线会深入市区腹地。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在经历了接二连三的天灾后,市区内部的交通状况绝对不容乐观。
因此,秦阳几乎没有过多犹豫,选择了折中的方案...走三环。
这条环城主干道,距离适中,大约二十多公里,既不像绕城高速那么绕远,也不像二环那样深入市区,应该是最合理的选择。
从工厂到进入三环辅路的这一段,昨晚和上午外勤部出去时,已经打通了道路,因此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然而,当车队一拐上三环主路,正式离开了外勤部的活动范围后,路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暴风过境的恐怖威力,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道路上散布着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废弃物,它们都是被之前那场可怕的暴风卷上天空,然后又如同垃圾般被随意抛掷下来的。
许多物体已经彻底扭曲变形,难以辨认原本的模样。
侧翻或撞毁的小轿车、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的粗大树干、支离破碎的巨大广告牌铁架、像被揉捏过的易拉罐一样歪七扭八的公交车残骸...所有这些,杂乱无章地堆叠、散落在宽阔的三环路上。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这些冰冷的金属和混凝土碎块之间,夹杂着一些已经无法拼凑出完整人形的、暗红色的遇难者残肢断臂,无声地诉说着灾难的残酷。
秦阳透过车窗,冷静地扫视着前方路面上那些模糊的血肉痕迹,眼神隐隐透露出一丝不忍。
但他拿起对讲机,声音没有一丝犹豫:“铲车清理路障,直接推开。。”
“明白!部长!”对讲机里传来铲车司机老杨沉稳的应答。
紧接着,那台跟在车队后面的铲车发出一阵低沉的咆哮,排气管冒出一股浓黑的柴油尾气,巨大的钢铁铲臂放低,如同巨人的手掌,毫不留情地将挡在主干道上的废弃车辆残骸、断裂的树木以及那些令人不忍直视的遗骸,一并推向道路两侧,硬生生犁开一条可供车队通行的路径。
末日降临两个多月,虽然工厂内部通过严格管理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秩序,别的部门的人基本没有外出,或许还不能直视遇难者。
但他手下的这些外勤队员,尤其是像铲车司机老杨这样一直跟着队伍在外奔波的核心成员,早已对死亡司空见惯。
因此老杨油门踩得果断,面对这些障碍物,心理没有任何负担。
三环路上的此类废弃物几乎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严重拖慢了车队的行进速度,堪称龟速前行。
他的目光投向道路远方,隐约可以看到三环路旁一些原本高大的建筑,此刻也已是满目疮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