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九州胭脂令 > 第114章 胭脂为令巡乡野 清风满途惩贪顽

第114章 胭脂为令巡乡野 清风满途惩贪顽(2 / 2)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几盒“梅魂脂”,递给林娘:“这是京城水粉斋的胭脂,送给你们。希望你们以后的生活,能像这胭脂一样,虽有清冽,却也有芬芳。”

林娘接过胭脂,泪水再次涌出,却不再是悲伤,而是喜悦和希望。

慕容云海坐上马车,离开青州城。车帘外,百姓们挥手送别,口中高呼“清风满途”。他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青州城,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借“胭脂令”之名,巡查天下,惩治更多的贪腐之徒,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马车行至半路,忽然遇到一队快马,为首的正是烟雨阁的暗桩。暗桩翻身下马,递给慕容云海一封密信:“阁主,京城传来消息,雪坊主在秋日宫宴上,借着为皇后上妆的机会,成功将盐商与朝中官员勾结的证据传递给了皇后,皇后已将此事禀明皇上,皇上大怒,下令彻查!”

慕容云海心中一喜,展开密信,只见上面是雪嫣红熟悉的字迹:“胭脂令成,清风将至,静待君归。”

他握紧密信,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他知道,雪嫣红在京城也在为惩治贪腐努力着,而他们的目标,始终一致——守护这天下的安宁,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马车继续前行,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秋日的阳光洒在马车上,温暖而明亮,慕容云海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只要有雪嫣红在身边,他就有信心,将这天下的贪腐之徒一一清除,还世间一片清风朗月。

然而,京城的查案并非一帆风顺。那些与盐商勾结的朝中官员暗中联合起来,试图掩盖罪行,甚至对雪嫣红下手。一封加急密信送到了慕容云海手中,信中告知雪嫣红被人设计陷害,陷入险境。慕容云海心急如焚,立刻调转马车,快马加鞭赶回京城。

回到京城,慕容云海顾不上休息,便利用“胭脂令”调动暗桩,四处打探雪嫣红的下落。经过一番追查,他得知雪嫣红被囚禁在一处隐秘的宅院。趁着夜色,慕容云海潜入宅院,与看守的高手展开一场恶战。最终,他成功救出雪嫣红。

御花园的金桂香还缠在衣袖间,夕阳的余晖已漫过丹陛,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熔金之色。雪嫣红靠在慕容云海怀中,眼眶微红,却不见半分怯懦——方才强忍的泪意还凝在睫尖,被晚风一吹,便化作细碎的水光,映着他眼底的坚定,竟透出几分惊心动魄的亮。

“我不后悔这么做。”她声音轻颤,却字字铿锵,指尖用力攥着他的袖口,那里还留着青州盐场的盐渍痕迹,是他为护盐工与恶奴搏斗时沾上的,“林娘捧着染血的布料哭着指证时,我便知,这不是简单的查案,是给天下受苦百姓一个公道。这点危险,算什么?”

慕容云海心中一震,低头望去,她素白的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却仍牢牢抓着他,像抓住彼此共赴险境的约定。他反手将她的手紧紧握住,掌心的温度熨贴着她微凉的指尖,指腹摩挲过她指节上因熬制胭脂留下的薄茧——那是她以美妆为刃,在乱世中劈开一条光明路的印记。

“我们一起。”他的声音低沉而笃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从水粉斋暗传情报,到青州暗访取证,我们从未独行。今日,便带着这些铁证,去金銮殿上,将这些蛀国的贪官一网打尽!”

话音落,他牵着她的手,转身朝着太和殿的方向走去。沿途的宫灯渐次亮起,昏黄的光映着两人并肩的身影,青石板上的金桂花瓣被脚步声碾过,留下一路清芬,像是为这场奔赴正义的征途,铺就了一条香径。

进殿时,朝堂之上已气氛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神色各异,户部尚书李嵩站在朝臣之中,虽面色强作镇定,指尖却不自觉地摩挲着玉带,眼底藏着难掩的慌乱。龙椅之上,天启帝身着明黄龙袍,眉头紧蹙,目光扫过殿门处的两人,眼中闪过一丝审视与期许。

慕容云海携雪嫣红躬身行礼,未等皇上开口,李嵩已抢先发难,声音带着刻意的威严:“二皇子殿下深夜携一介民女闯殿,不知有何要事?此乃朝堂重地,岂容民女随意出入!”

雪嫣红抬眸,直视着李嵩的眼睛,毫不畏惧:“李大人此言差矣。民女虽身份低微,却怀揣着天下百姓的冤屈而来。大人若心中坦荡,为何怕我这‘民女’说话?”

她的声音清亮,在肃穆的大殿中回荡,引得朝臣们纷纷侧目。天启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抬手示意:“让她说。”

慕容云海上前一步,将怀中的账本与证词高高举起:“启禀父皇,儿臣奉烟雨阁之命暗访青州,发现户部尚书李嵩勾结盐商,私贩官盐,克扣盐工工钱与赈灾粮款,致使青州百姓流离失所,饿死无数!此乃查获的账目与盐工证词,桩桩件件,皆有实证!”

太监将证据呈给天启帝,皇上一页页翻阅,脸色愈发阴沉。李嵩见状,慌忙跪倒在地,高声喊冤:“皇上明察!此乃二皇子栽赃陷害!臣忠心耿耿,绝无此事!这些账目定是伪造,证词亦是屈打成招!”

“伪造?”雪嫣红冷笑一声,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胭脂盒——正是她为秋日节气妆特制的“桂蕊霜”,盒盖内侧刻着细密的纹路,“李大人可认得这胭脂盒?您府上的管家,每月都会以‘采买胭脂’为名,到水粉斋与盐商密会,传递账目。这盒盖上的纹路,便是您管家留下的记号,与账目中的暗记完全吻合!”

说着,她将胭脂盒递到御前,天启帝细看之下,果然发现盒盖纹路与账目中的特殊标记如出一辙,脸色更沉。李嵩额头渗出冷汗,却仍不死心:“仅凭一个胭脂盒,怎能定臣的罪?这女子是二皇子的人,定是两人串通一气!”

“还有人证!”慕容云海沉声道,示意侍卫传林娘上殿。林娘一身粗布衣裙,虽面带惧色,却眼神坚定,走到殿中央便跪倒在地,举起手中染血的布料:“皇上!民女的丈夫原是青州盐工,因发现李大人与盐商勾结,被他们害死!这布料上有盐场的盐渍、我丈夫的血迹,还有李大人府中的印章,求皇上为我们做主!”

证据确凿,人证俱在,李嵩面如死灰,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之词。朝臣们哗然,那些与李嵩有牵连的官员脸色惨白,纷纷低下头,生怕被牵连。

天启帝震怒,猛地拍案:“李嵩!你身为户部尚书,不思为国为民,反而勾结奸商,残害百姓,罪该万死!来人,将李嵩及其党羽全部拿下,打入天牢,彻查严办!”

侍卫应声上前,将瘫软在地的李嵩拖了下去。殿内一片寂静,唯有天启帝的怒火在空气中弥漫。片刻后,皇上看向慕容云海与雪嫣红,眼中的怒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赞赏:“二皇子暗访取证,忠心可嘉;雪氏虽为民间女子,却有勇有谋,为国为民,当赏!”

雪嫣红与慕容云海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释然与欣慰。他们知道,这场朝堂较量的胜利,只是开始——前朝余孽仍在暗处窥伺,江湖势力尚未肃清,但只要他们并肩而立,以丹心为刃,以民意为盾,定能扫清所有阴霾,还天下一个海晏河清。

走出太和殿时,夜色已深,宫灯的光映着两人相握的手,温暖而坚定。晚风送来远处御花园的金桂香,雪嫣红深吸一口气,嘴角扬起一抹浅笑:“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慕容云海握紧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与坚定:“嗯,我们一起。”

夜色中,两人的身影渐渐远去,身后的太和殿灯火通明,像是为这乱世燃起的一盏明灯,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盏灯下,继续书写着以胭脂为媒、以丹心为誓的家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