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元的赌注(2 / 2)

接下来的日子,沈浩每天都要问沈建国 “表哥有没有来信”“报纸有没有政策新闻”,要是沈建国说 “没有”,他就把 “好运符” 再贴一遍,还跑到杂货铺门口的太阳底下晒一晒,说 “晒晒更灵,政策消息马上就到了”。

1 月 20 号那天,沈建国从邮局回来,手里攥着封信,一进门就喊:“小浩!李秀莲!表哥来信了!100 股买成了!还说上海那边政策风紧,马上要涨了!”

沈浩和李秀莲连忙跑过去,沈浩抢过信,虽然很多字不认识,却一眼看见 “延中实业 30 元 \/ 股,已购 100 股,合计 3000 元;近期政策利好将落地,建议持仓待涨” 的字样,他兴奋地跳起来,举着信给李秀莲看:“妈!你看!100 股!真的买了!政策要来了,肯定能涨到 60 块!”

李秀莲凑过去看了看,信上还写着 “上海股民都在抢筹,预计春节前能到 50 块”,她心里的石头落了点,却还是嘴硬:“别高兴太早,没涨到 60 块抛了之前,100 股就是张纸,不算赚。”

沈建国笑着把信递给李秀莲:“你看,表哥都说政策要落地,肯定没问题。等涨到 50 块咱就先抛一半,赚的钱先给你买缝纫机,剩下的 50 股等着涨到 60 块,还能给小浩买两盒彩色铅笔。”

沈浩跑到 “学习角”,拿起红蜡笔,在练习本上画了个更大的火箭,火箭上写着 “100 股→60 块”,旁边还画了台缝纫机,缝纫机上放着块绣好的腊梅鞋垫,妈,你看,这是我画的缝纫机,等涨到 60 块,就给你买,跟这个一模一样!”

李秀莲接过练习本,看着上面的画,忍不住笑了 —— 那鞋垫的样式,正是她常绣的,连针脚的纹路都画得像模像样。“行,妈等着。要是真赚了,就给你买两盒最好的彩色铅笔,让你画个够。”

接下来的日子,沈浩每天都要给沈建国递 “好运符”,有时候是画的,有时候是用红纸剪的,还特意让张奶奶帮忙剪了个 “福” 字和小国旗,一起贴在铺子里的货架上,说 “这样政策和福气都来,100 股就能变成缝纫机”。

有次隔壁粮油店的李叔来买面粉,看见铺子里贴满了 “好运符” 和小国旗,忍不住问:“建国,你这是咋了?又贴符又挂国旗,过年啊?”

沈建国笑着指了指沈浩:“不是过年,是咱小浩的‘政策符’,说国家要扶持股市,他那 100 股能涨,好给她妈买缝纫机。”

李叔愣了愣,随即笑了:“你家小浩真是个活宝!100 股就能换缝纫机?要是真成了,我也让我家孩子画几张,给我家老婆子换个新菜篮子!”

沈浩连忙跑过去,从书包里掏出张画着国旗的 “好运符” 递给李叔:“李叔,给你!贴在账本上,国家支持,你的钱也能变成菜篮子!我这 100 股,肯定能变成缝纫机!”

李叔接过符,笑着说:“好,我回去贴,要是你真换了缝纫机,我请你吃糖糕!”

沈浩笑得露出了小虎牙,又跑回 “学习角”,继续在练习本上画缝纫机 —— 他相信,这 100 股股票,肯定能像火箭一样,借着政策的东风,带着妈妈的缝纫机、杂货铺的新冰柜,一起飞到家里来。

1 月 28 号这天,距离小年只剩两天,沈建国刚拆开新到的《经济日报》,手指突然顿住,眼睛一下子瞪圆了 —— 头版头条印着 “股市政策利好落地,延中实业单日涨幅超 15%,现价 34.5 元 \/ 股”。他猛地抬起头,正好对上沈浩和李秀莲看过来的目光,喉结动了动,还没来得及说话,门外突然传来邮递员的声音:“沈建国!上海来的电报!” 邮递员的声音裹着寒风从门外传来,手里扬着张淡黄色的电报单,在冬阳下格外显眼。

沈建国几乎是踉跄着跑出去接,手指碰到电报单时还带着点抖 —— 这年代电报比平信快,一般只有急事才会发,表哥突然来电,难不成是股价又有大动静?李秀莲也放下手里的奶糖罐,跟着走到门口,连沈浩都忘了画缝纫机,攥着 “好运符” 跟在后面,小脑袋往前探着。

“快拆啊!” 李秀莲忍不住催了句,眼神却紧紧盯着沈建国手里的电报单。沈建国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抽出里面的纸条,上面的字迹潦草却清晰:“延中实业今再涨 8%,现价 37.26 元,上海股民疯抢,政策利好持续,建议持仓。”

“37 块多了!” 沈建国的声音一下子拔高,手里的电报单都晃了晃,“才几天啊,从 30 块涨到 37 块,100 股就赚了 726 块!够给你买小半台缝纫机了!”

李秀莲凑过去看,虽然只认识几个数字,却能从沈建国的语气里听出激动,她心里的石头又落了点,嘴上却还硬着:“才涨这点就高兴,等跌到 30 块看你咋哭。” 话虽这么说,却悄悄把沈浩贴在自己衣服上的 “好运符” 又捋了捋,怕被风吹掉。

沈浩却已经跳了起来,举着 “好运符” 绕着铺子跑了两圈:“我就说能涨!国家政策最管用!等涨到 60 块,就能给妈买两台缝纫机!” 跑着跑着,他突然停在李秀莲面前,仰着小脸问,“妈,等买了缝纫机,你能给我缝个带火箭的书包吗?”

李秀莲被他问得愣了愣,随即笑了,伸手捏了捏他的脸:“行,只要真能涨到 60 块,别说火箭书包,再给你缝个火箭外套都行。”

接下来的日子,延中实业的股价像坐了火箭似的,一天一个价。2 月 1 号,《经济日报》上印着 “延中实业突破 40 元 \/ 股”,沈建国特意买了两斤肉,晚上给家里做了顿红烧肉;2 月 3 号,表哥又寄来平信,说 “股价涨到 45 元,上海那边都在传,春节前能到 50 元”,李秀莲开始偷偷打听县城中心百货大楼里缝纫机的价格,还特意问了上海产的牌子;2 月 5 号,距离春节只剩三天,延中实业股价真的涨到了 50 元,沈建国拿着报纸,手都在抖 ——100 股,从 30 元到 50 元,净赚 2000 块,不仅能买两台缝纫机,还能给杂货铺添个新冰柜,再给全家买身新衣服。

“卖不卖?” 沈建国拿着报纸问李秀莲,眼睛却瞟着沈浩 —— 他现在已经习惯听儿子的意见了。李秀莲还没说话,沈浩就跑过来,把画着 “60 块” 的练习本递过来:“不卖!还没到 60 块呢!再等等,能赚更多!”

李秀莲看着练习本上的 “60”,又看了看沈建国期待的眼神,终于松了口:“行,听小浩的,再等等。不过说好,要是跌到 45 块,必须卖!”

沈建国连忙点头:“好!跌到 45 块就卖!” 心里却美滋滋的 —— 他知道,有沈浩在,股价肯定还能涨。

春节前一天,县城中心中街到处都是年味,挂灯笼的、贴春联的、买年货的人挤得满满当当。沈建国正在铺子里给客人拿糖果,突然看见文具厂的王老板匆匆跑过来,手里举着张报纸,老远就喊:“建国!大好事!延中实业涨到 58 块了!”

沈建国手里的糖果罐 “哐当” 一声掉在柜台上,糖果撒了一地,他却顾不上捡,一把抢过报纸 —— 头版 “延中实业逼近 60 元 \/ 股” 的标题格外醒目。他猛地回头,正好对上李秀莲和沈浩的目光,声音都有点发颤:“58 块了…… 再涨 2 块,就到 60 块了……”

李秀莲手里的账本也掉在了地上,她快步走过来,盯着报纸上的数字,半天没说话,最后才看向沈浩,语气里带着点不敢信:“小浩,这…… 这真能涨到 60 块?”

沈浩重重地点头,举起 “好运符”:“肯定能!明天就是春节,说不定明天就涨到 60 块,给咱们当春节礼物!”

那天晚上,沈家难得关了铺子,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围着炉子说话。沈建国说,等涨到 60 块,先去买缝纫机,再添个新冰柜;李秀莲说,要给沈浩缝个火箭书包,再给张奶奶买台收音机;沈浩说,等赚了钱,要在县城中心开两家杂货铺,一家卖文具,一家卖零食,让爸妈不用再这么累。

月光洒在院子里,炉子里的火苗跳着,映着三个人的笑脸。沈建国看着沈浩手里的 “好运符”,心里满是感激 —— 要是没有儿子,他肯定不敢在 30 块抄底,也赚不到这么多钱;李秀莲摸着沈浩的头,心里满是庆幸 —— 幸好当初没拦着,不然现在还在熬夜缝鞋垫;沈浩看着爸妈的笑脸,心里满是期待 —— 他知道,明天春节,延中实业肯定能涨到 60 块,他们的 “火箭梦”,很快就能实现了。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沈建国就爬起来,跑去邮局买《经济日报》。他跑着去,跑着回,手里举着报纸,老远就喊:“涨到了!涨到 60 块了!延中实业涨到 60 块了!”

李秀莲和沈浩连忙跑出来,沈浩抢过报纸,看见 “延中实业 60 元 \/ 股” 的字样,一下子跳起来,抱着李秀莲的腿喊:“妈!涨到 60 块了!能买缝纫机了!还能买火箭书包!”

李秀莲看着报纸,眼泪突然掉了下来 —— 盼了半年的缝纫机,终于能买了。她擦了擦眼泪,笑着说:“走!今天就去买缝纫机!再给小浩买盒最好的彩色铅笔!”

沈建国却突然拉住她,小声说:“要不…… 再等等?说不定还能涨到 70 块……”

李秀莲瞪了他一眼:“贪得无厌!再等跌了,看你咋哭!今天必须卖!”

沈浩却摇了摇头,把 “好运符” 贴在报纸上:“不卖!还能涨!等涨到 70 块,就能开连锁杂货铺了!”

三个人站在铺子里,看着报纸上的 “60 元 \/ 股”,各有各的心思 —— 沈建国想再赚点,李秀莲想落袋为安,沈浩想实现连锁杂货铺的梦想。而延中实业的股价,还在往上涨,他们的 “火箭梦”,似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