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捧场的就有挑刺的。临近午市结束,一桌看起来像是资深老饕的客人,对这道新菜提出了“专业”意见。
“味道是不错,”其中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慢条斯理地品评,“但这酸菜,用的是川式泡法吧?发酵时间似乎短了点,酸味不够‘老’,缺了那么一点沉淀感。要是能用我们老家的陈年酸菜,味道层次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这话说得在行,但也带着点吹毛求疵的优越感。
苏琪在后厨听得清清楚楚,刚想探出头去理论几句,被我拉住了。
“人家说得有道理。”我低声说,“虚心接受嘛。”
苏琪撇撇嘴:“知道有道理,但听他那个语气就不爽。”
这时,陈默不知从哪里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个小本子。他走到那桌客人旁边,语气平和地开口:“先生您好,感谢您宝贵的意见。您提到的酸菜发酵时间对风味的影响,我们记下了。我们也在尝试联系不同产地的优质酸菜供应商,希望能不断完善菜品。请问您老家是哪里?或许我们可以针对性寻找您说的那种陈年酸菜。”
他态度诚恳,不卑不亢,既接受了批评,又表达了改进的意愿,还顺带做了个小小的市场调研。
那桌客人显然没料到会得到这么专业又接地气的回应,愣了一下,态度也缓和了不少,和金丝眼镜男还真的跟陈默聊了几句关于酸菜产地的话题。
苏琪在我旁边看得目瞪口呆,戳了戳我,小声说:“薇姐,陈默可以啊!这情商,见涨啊!以前他肯定直接甩一堆酸菜乳酸菌含量和发酵温度的数据把人砸懵。”
我忍不住笑了:“这说明咱们陈老师也在进步嘛,从云端开始接地气了。”
晚上打烊,三人小会。
苏琪还在兴奋地规划她的“新江湖菜系列”:“酸菜鱼只是开胃菜!接下来,我还要搞水煮牛肉、毛血旺、辣子鸡……让省城的人也见识见识,咱们的江湖,不只是‘一锅鲜’!”
“支持。”陈默点头,然后补充了一句,这次没用专业术语,“菜式丰富些,客人选择多,生意会更稳。” 看我们俩都看着他,他有点不自然地补充,“……这是市场常识。”
我和苏琪相视一笑。行,也算进步。
“对了,”我想起件事,“张扬下周末搞个什么复古迪斯科甜品派对,请我们去玩,你们去不去?”
“去!必须去!”苏琪第一个响应,“正好去偷师学点花里胡哨的甜品造型!”
陈默微微蹙眉,显然对嘈杂环境还是有点抗拒。
我看着他,故意叹了口气:“唉,听说那种派对有很多漂亮的文艺女青年呢……”
陈默立刻看向我,眼神有点无奈,又带着点认真:“我不看她们。”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你去,我就去。”
苏琪在一旁发出“啧啧”的声音,挤眉弄眼。
我脸上有点发热,心里却甜丝丝的,强装镇定:“那……那就这么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