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风华路的老林菜馆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天傍晚,陈默接了个电话后,对我们说:“一位老朋友得知我们来了省城,想请我们吃顿饭。”
“老朋友?”苏琪好奇。
陈默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敬重:“宋老,省城美食协会的名誉会长,也是我入行初期在风味数据研究上的引路人。他老人家……比较特别。”
按照陈默给的地址,我们驱车来到城北一个颇为幽静的老式小区。按响一户人家的门铃,开门的一位精神矍铄、穿着普通白色汗衫和灰色长裤的老者,看起来就像小区里随处可见的、下楼遛弯的邻家大爷。
“小陈来了?快进来,菜刚好。”老者笑容和煦,目光扫过我和苏琪,带着温和的审视,“这两位就是你在青川镇认识的年轻才俊吧?林薇,苏琪?好好好,果然是灵秀之人。”
屋内陈设简单古朴,却处处透着雅致,空气中弥漫着令人食指大动的家常菜香气,但这香气 层次之丰富、融合之精妙,绝非普通家常手艺可比。
“宋老,打扰您了。”陈默恭敬地问候。
“宋爷爷好!”我和苏琪也连忙打招呼。
“不打扰,不打扰,我老头子一个人也闷得慌。”
宋老笑着引我们入座餐厅。一张不大的圆桌上,已经摆好了四菜一汤:一盘色泽红亮的红烧肉,一碟清炒时蔬,一碗蒸得恰到好处的芙蓉蛋,一碟看似普通的拍黄瓜,还有一锅奶白色的鱼头豆腐汤。菜式简单,却色香俱全,透着返璞归真的功力。
“家常小菜,不成敬意,随便尝尝。”宋老招呼我们动筷。
仅仅是那盘红烧肉入口,我和苏琪就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肉质酥烂不散,肥而不腻,咸中带甜,糖色炒得恰到好处,火候掌握得炉火纯青,味道醇厚温和,仿佛将所有锋芒都内敛于无形,只剩下纯粹而极致的满足感。这手艺,远超我们之前遇到过的任何厨师!
“宋老,您这手艺……绝了!”苏琪忍不住赞叹。我也由衷点头:“这是我吃过最舒服、最熨帖的红烧肉。”
宋老呵呵一笑,摆了摆手:“老了,也就这点爱好了。比不上你们年轻人,有冲劲,敢想敢干。听说你们在陈默的‘怂恿’下,要把店开到省城来了?”
陈默接口道:“是的,宋老。就在风华路,筹备得差不多了。”
宋老抿了一口自酿的米酒,目光变得有些悠远:“风华路……好地方啊,年轻人多,活水。不过,你们可知,这省城的美食界,看似百花齐放,实则……是个深不见底的江湖啊。”
他语气平淡,却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我和苏琪立刻竖起了耳朵。
“江湖?”苏琪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