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尝。”他看着我说,眼神平静,但耳根好像……有点微微发红?
唰!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我身上,充满了期待、好奇和“快吃快吃”的催促。
我看着碗里那几根油汪汪的青菜,感觉压力倍增。我深吸一口气,视死如归地夹起来,送进嘴里。
咀嚼。
再咀嚼。
嗯……青菜是青菜的味道,蒜是蒜的味道,盐好像……确实稍微多了一点点点,但绝对在可接受范围内。火候掌握得居然还不错,口感爽脆,没有生涩感也没有过火。
“怎么样怎么样?”我妈迫不及待地问。
苏琪眼睛瞪得像铜铃。
连我爹都屏住了呼吸,看似不在意,实则竖起了耳朵。
我艰难地咽下去,看了一眼陈默,他正看似随意地用手指推了推眼镜,但指尖有点紧绷。
“……挺好的。”我实话实说,“能吃,味道很正常。”
“哇!!!”苏琪欢呼起来,好像陈默刚刚摘得了厨艺界的奥斯卡。“陈老师第一次下厨就成功了!天才!”
陈默似乎轻轻松了口气,但嘴上却立刻开始了熟悉的操作:“火候过度了17秒,导致边缘部分纤维软化过度。蒜末爆香时间不足,香气没有完全激发。盐分投放时机和量级都有优化空间,影响了蔬菜本身清甜味的呈现……”
众人懵了,都不说话。
我爹听完,居然没反驳,反而皱着眉头,像是在认真思考他的话,半晌憋出一句:“……理论倒是一套一套的。”
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小辉,看着那盘青菜,突然憨憨地冒出一句:“陈老师,你这菜……没放味精吧?”
陈默顿了一下,点头:“嗯。我习惯不用味精提鲜。”
我爹像是终于找到了切入点,立刻道:“看吧!我就说差点意思!炒青菜不用味精,鲜味从哪里来?锅气!锅气懂不懂!”他又开始激动。
陈默推了推眼镜,冷静反驳:“锅气是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的产物,与味精提供的谷氨酸钠鲜味是不同路径。蔬菜本身的氨基酸和糖分在高温下……”
“停!打住!”我赶紧打断这场即将再次升级的大战,再吵下去这饭没法吃了。我看着我爹,“爸,人家第一次用咱家灶,能炒成这样不错了。”我又看向陈默,硬着头皮,“味道真的还行。”
说完,我为了证明似的,又赶紧扒拉了一大口饭,就着那青菜吃。
我妈已经乐得合不拢嘴,赶紧打圆场:“好好好,都好都好!陈先生辛苦了,快坐下吃!老林,你去把咱家那些现场的酱货和卤味都拿来!难得陈先生下厨,咱们加菜!”
这顿气氛诡异的晚饭总算开始了。一盘青菜被大家分而食之,得到了“还行”、“能吃不错”、“挺清爽”等评价,其实一桌饭主要还是靠我爹的卤味和我妈的酱货撑场面。
陈默吃得很安静,偶尔会对卤味的香料搭配提出一两个精准到可怕的问题,把我爹问得一愣一愣,又想发火又忍不住想回答。
街坊们边吃边聊,眼神却不停地在我和陈默之间扫来扫去,窃窃私语,脸上洋溢着欣慰和吃瓜成功的快乐。
而我,吃着那盘诚意十足的青菜,听着耳边的喧闹,看着对面那个一本正经吃饭的眼镜男,心里好像突然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有点懵,有点乱,还有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