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嫌弃地躲开我的手机,瞥了一眼那密密麻麻的评论,眉头拧成了麻花:“啥玩意儿?蛋炒饭?又是哪个闲得蛋疼的瞎嚷嚷?炒个饭还能炒出花来?赶紧剥蒜去!别耽误老子炒菜!”
得,跟我爸分享喜悦,无异于对牛弹《东风破》,牛还嫌你吵它吃草。
但现实的“流量”可不管我爸懂不懂。第二天,周六。
往常的周末虽然也忙,但好歹还在可控范围内。今天?画风突变!
还不到十一点,店门口就开始聚集三五成群的年轻人,一个个拿着手机东张西望,嘴里念叨着:“是这儿吗?”“看着挺破啊……”“没错!视频里就长这样!”“老板,来盘传奇蛋炒饭!”
我爸透过厨房窗户看到这景象,手里的炒勺差点掉地上:“这……这干啥?赶集啊?还是找茬的又来了?”
很快,他就知道这不是找茬的了。
客流量像开了闸的洪水,瞬间淹没了我们这小破店。店里那几张桌子根本不够坐,外面还排起了长队!点单声、催菜声、聊天声、拍照声……混成一片,分贝直逼春运火车站。
我妈和小辉彻底懵圈了,像两只被扔进滚筒洗衣机的小仓鼠,端菜、算账、收拾桌子……忙得脚不沾地,灵魂都快出窍。
厨房更是重灾区。订单像雪片一样飞进来,而且几乎每一张都写着“蛋炒饭”!
我爸看着那一摞摞“蛋炒饭”单子,脸黑得像他用了三十年的锅底:“蛋炒饭蛋炒饭!都是蛋炒饭!这帮小兔崽子是鸡托生的吗?就认准蛋了?!老子这红烧肉、回锅肉是摆设啊?!”
抱怨归抱怨,订单还得做。于是,我爸开始了他的“蛋炒饭地狱”模式。颠勺颠得手臂肌肉贲张,炒锅都快抡出火星子了,嘴里还不停地骂骂咧咧:“吃吃吃!最好吃得你们明天看见鸡蛋就想吐!”
我则被迫成了“蛋炒饭专员”,专门负责打蛋和蒸饭,累得眼冒金星,感觉这辈子都不想再看到鸡蛋了。
小辉负责洗无穷无尽的碗,消毒柜像个永动机一样嗡嗡作响,他看起来快要和碗筷融为一体了。
我妈则成了“秩序维护员”兼“对外发言人”,不停地安抚排队客人:“快了快了!马上就好!”“蛋炒饭有的是,别急哈!”“哎呦小姑娘你这裙子真好看,在哪买的?”,我妈的社交牛逼症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忙乱中,笑料百出。
有客人非要跟我爸合影,被我爸用炒勺挡着无情拒绝:哎呦喂,没看正忙着吗?再拍糊了算谁的!”
有客人研究我家墙上的旧菜单,对我小学时写的“鱼香肉丝”的“丝”字少了横这件事进行了长达十分钟的学术讨论。
还有客人尝了一口回锅肉后,惊为天人,当场表示要拜我爸为师,被我爸一句“学费你交不起”怼了回去。
赵焱居然也远程捣乱,在我那条火爆的视频下留言:“薇薇姐!下次直播连麦啊!我给你刷火箭!让林师傅给我炒个‘超辣’版的回锅肉!” 引得他的粉丝也跑来凑热闹。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真有人吃完蛋炒饭后,认真地问我:“小姐姐,这饭……好像没有视频里说的那么‘惊天动地’啊?是不是林师傅今天状态不好?”
我:“……”
大哥!这就是一碗正常的、好吃的蛋炒饭!它不是中华小当家里会发光的料理啊!你们是不是对“征服大师”有什么误解?!
当然,大部分客人还是很好的,吃得满意,拍照打卡,发朋友圈小红书,又给我们带来一波新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