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注册了一个短视频平台账号,名字很直白——“青川老林菜馆日常”。
我没拍什么精心设计的剧情,只是用手机随手记录了一些真实的片段:
我爸在灶台前全神贯注、挥汗如雨炒回锅肉的背影。
小辉严格按照流程,一遍遍冲洗碗筷、操作消毒柜的认真侧脸。
我妈笑着和熟客聊天,帮忙端菜的画面。
我尝试新卤味时,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特写。
甚至还有那次“网红”来袭时,我偷偷录下的一小段他们夸张表演和陈默冷静解围的模糊视频,当然,脸都打了马赛克。并且配文:“做好自己,真诚待人,时间会证明一切。”
没有华丽的剪辑,没有夸张的标题,只有朴素的记录和偶尔几句简单的说明。
发完之后,我也没太在意,毕竟粉丝数为零。
然而,几天后,当我再次登录时,惊讶地发现那条关于“网红”的视频
“支持老板!用心做菜的店不该被黑!”
“这解围的小哥是谁?说话好帅!三分钟我要他全部资料!”
“看着就好吃!地址在哪?周末就去!”
“消毒柜同款!看着就放心!”
甚至还有一条来自【静姐美食理论大讲堂】的评论:“卫生规范流程值得肯定。建议可进一步优化动线设计以提高效率。”——是李静大姐!她居然找到了我!
虽然点赞和关注数依然寥寥,但这些真实的、温暖的评论,像暗夜里的星光,给了我巨大的鼓励。
我继续坚持更新。内容依旧朴实:今天买了什么新鲜食材,我爸又研究了什么炒菜小技巧,小辉切土豆丝的进步,新卤的鸡爪出锅了……
慢慢地,开始有零星的本地人通过账号找过来,说是看了视频好奇来尝尝。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体验过味道和感受到店里的变化后,都成了回头客,还会主动在评论区反馈:“亲测好吃!干净卫生!”、“比某香酒楼实在多了!”
线上的一点点微光,开始隐隐照进现实。
就在我沉迷于经营账号时,一个周末的傍晚,店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