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薛昊又说了一句。
“而且,据说徐福这个汉......呃,这个秦奸就在东瀛。”
“唰!”
嬴政猛地抬头,死死盯着他。
“徐福!这个逆贼!他在东瀛?”
若说嬴政最痛恨的人,除了赵高就是徐福了。
赵高自然不必说。
至于徐福,自从知道他给自己进献的金丹全都是毒药,又带着自己赐给他的无尽财富逃之夭夭后。
嬴政对徐福的愤怒已经爆表了。
这等于是把他堂堂始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要是能忍,他就不是嬴政了。
“薛——先——生,”
嬴政一字一句道:“你怎知他在东瀛?后世史书有记载吗?”
薛昊精神一振。
来了!终于来了!
怎么证明徐福去了东瀛,或者说,怎么证明徐福很有可能去了东瀛。
不需要百分之百,也不可能百分之百证明,只需要让政哥觉得“有可能”即可。
幸好啊,自己早已做了充分准备。
薛昊往前凑了半步,沉声道:”政哥,《史记》里面明明白白写了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这‘平原广泽’,后世的读书人翻遍海边地形,最像的就是东瀛那边的关中平原。”
他指尖在地图上东瀛列岛中部点了点,又补了层证据:“而且不止史书,东瀛当地的民间也有说法。
“据传有个叫‘纪伊’的地方,至今还留着‘徐福登陆地’的石碑,当地人说祖上是‘秦来的工匠’,种稻子的法子、打铁的火候,都带着大秦的影子——这不正符合徐福当年带了童男童女、还有百工过去?”
“而且,”
薛昊继续增加砝码。
“而且东瀛出土过‘秦半两’的铜钱,你也知道,因为......的原因,半两钱存在的时间很短,它是怎么传到东瀛去的呢?”
“还有,东瀛有些地方祭‘农神’,神像穿的衣裳是宽袖长袍,和大秦的礼服差不多,他们民间还传这神‘带药草渡海而来’——政哥您想,除了徐福,谁还能带着大秦的技艺、药草,在东海那边成了‘神’?”
类似的证据,还有很多。
但薛昊觉得已经差不多了。
最后,他谨慎地说道:“我不敢说这些就是铁证。但史书有记载、民间有遗迹、技艺有传承,三样凑在一起,徐福去东瀛的可能,总比去别的地方大得多。”
说完后,薛昊看向李斯道:”李老,这些资料都有据可查,可不是我瞎编的。”
薛昊这小子,这是要老夫给他背书啊!
李斯有一种被人利用的荒谬感。
但偏偏薛昊说的每句话,都是可以查证的。
罢了罢了!老夫再助你一把。
迎着始皇帝探究的眼光,李斯重重点头。
“陛下,小薛所言,句句属实。而且,那东瀛之人,狼子野心,两千年后,会入侵华夏,屠杀我二千五百万子民,几乎断了华夏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