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打断他,“赵高与胡亥离宫那日,你为何不拦?”
“罪臣……罪臣彼时才知消息,想拦已迟。且罪臣自当年宫中人泄语之事后,不敢再私设眼线,怕再触陛下逆鳞。之后,罪臣存了自保之心,想着他们或许不敢作乱。”
李斯冷汗涔涔而下。
“自保?你要自保!你可知赵高这逆臣做了什么?他带走了五张空白诏书,你猜他会用这些来做什么?”
霎时,李斯面如死灰。
“咸阳......咸阳危矣!他有诏书在手,又有胡亥公子为凭。可以......可以掌控咸阳,发关中之兵,截断陛下归途。甚至......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帝......”
李斯的声音越来越低。
“你也知道啊!那你说,朕该不该杀你?”
嬴政冷声道。
李斯突然松懈下来。
自知必死,他放开了。
又磕了一个头,他坦然道:“臣罪该万死,不敢求陛下宽侑,但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你说。”
“当时,赵高劝罪臣说:‘长公子亲近蒙氏兄弟,若即位必定取代罪臣的相位。’他以为这就能打动罪臣。”
说到这,李斯嘲讽的一笑。
嬴政没笑,但也不意外。
李斯继续说道:“若是二十年前,这大概能说动罪臣。但是,罪臣快七十岁了,还能活几年?官位利禄已经不放在心上了。况且长公子仁厚,看在罪臣这些年兢兢业业的份上,总不至于连个体面都不给。罪臣又怎会因此被赵高打动。”
“但你还是与逆臣孽子合谋了!”嬴政打断了他。
李斯抬起头来。
“因为长公子不应该为君!”
“大胆!朕的江山,要交给谁,岂容你置喙!”嬴政勃然大怒。
自忖必死,李斯也是豁出去了。
他高声道:“江山社稷是陛下的,但若没有大秦历代先王的苦心经营,没有诸位臣工的孜孜不倦,也没有如今的天下一统。”
嬴政的手按在剑柄上,语气突然平静了下来。
“说,你继续说!”
“大秦创业六百年,历代国君虽然殚精竭虑,但也不过是天下诸侯之一。请问,何以能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自然是朕的功绩。”嬴政傲然道。
李斯点点头。
“陛下固然是英明神武,但臣以为,商君变法,才是根源。”
“哼,都是老生常谈。”
嬴政不悦道。
虽然不喜欢与人分享功绩,但就连他,也不能否认这点。
李斯自顾自说道:“正是因为孝公任命商君为相,推行变法,大秦民不畏死,士不恤命,国势蒸蒸日上,六国贤才纷纷来投。这才有了陛下席卷天下的底气。
“商君是法家大贤,大秦的根基,在于‘法’,陛下一统天下,依靠的也是‘法’。但长公子,他崇儒轻法,这是在动摇大秦国本,罪臣以为万万不可!”
一口气把压在心里多年的话说出来以后,李斯彻底放松了。
嬴政看着李斯白发苍苍的头颅,按住剑柄的手缓缓松开。
他嗤笑一声,“这么说,朕反倒要谢你为大秦的万世基业的一番苦心了。”
“罪臣不敢!只不过最后一点话不吐不快而已。如今心愿已了,任凭陛下处置。”
李斯平静道。
“朕姑且信了你,但是你欺君罔上,纵有功绩,也不能饶,否则人人效仿,大秦律法威严何在!李斯,你最后还有什么话说?”
李斯想了想,道:“罪臣本来想为家小求情的,但以陛下的决断,必然不会因为罪臣的三言两语改变心意。罪臣没有话说了!”
说完,他闭目等死。
“你的子孙,朕自会照顾,但大秦不再有你的容身之地了。”
嬴政下定决心,拔出了定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