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9点,姜尘回到宿舍。
406门没关,屋里灯亮着,三人正围着姜尘那台被征用的索尼笔记本。
屏幕上是一张表格,显示着“可入驻商家名单”。
“进度怎么样?”姜尘一进门,直接问。
朱隽逸坐在床沿,手里拿着笔:“目前确认入驻的有七家,全部在校门口一条街上,其中三家愿意配合我们统一定价和交付格式,另外四家说可以试运行,但要看实际单量。”
李大年补充:“我把愿意合作的都分了优先级,标准是口碑、客单价、出餐速度这三项,明天再去确认一下他们的营业时段和能否午高峰稳定出单。”
“有没有提出特殊要求之类的?”姜尘问。
“有两家提了。”周子健靠在椅子上,声音疲惫:“但不是要钱,是说如果能优先排他们在前面,就给我们返点或者送两份招牌菜。”
姜尘皱眉:“先别搭理这两家,按服务质量排,别搞灰规则。”
“懂。”朱隽逸点头,“他们看我们是学生,想试探底线。”
“网页那边今晚就能出第一版。”姜尘拉开椅子坐下,把背包放到床边:“等页面跑通后,我这边先下五单试流,稳定后就开正式宣传。”
李大年犹豫了一下:“那……要不要提前放点风?论坛或者贴吧上先做点口碑?”
“不急。”姜尘目光平静,“现在讲一百句,不如第一单送到寝室那刻更管用。”
屋里安静了几秒。
朱隽逸忽然轻笑:“咱们这饭点要真跑起来,以后咱们也算是老板了吧?”
姜尘没吭声,只是扫了他们一眼,语气淡淡的:“先做起来再说。”
周子健抬起眼看了他一眼,开口道:“你放心吧,现在我们三条单身狗已经进化成狼犬了!”
姜尘“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但指尖却下意识地在桌面轻敲。
屋里三人还在讨论着路线怎么规划、网页菜单用什么图标更直观,他却有些出神。
他们说得热火朝天,一个比一个认真。
眼睛里满是炙热,像是终于找到了某种归属和成就感。
但姜尘坐在那里,看着这一幕,却忽然有种莫名的压迫感。
明明嘴上说的是“先做起来再说”,可他心里早就盘算好每一条撤退路径,每一笔账该怎么算。
他一直在提防。
提防某天他们之间的信任,会在某个节点被不经意地撕开一道缝。
提防未来某个瞬间,这群热血的少年,会因一句分红或一次资源倾斜而渐渐起芥蒂。
这一瞬间,姜尘忽然有些烦躁。
不是对人,是对自己。
他突然开始有些厌恶这种提前一步看透人性的感觉。
像是一个戴着剧透眼镜的人,看每一个热血与真诚的表情都带着风险评估的滤镜。
他站起身,拿了外套,没打招呼就出了门。
仿佛只有夜风能吹散他脑子里的那些“预判”。
走出宿舍楼,夜风一吹,胸口才稍稍松快一点。
他顺着主路一直走,穿过图书馆和操场中间那条老路,再绕到燕经最靠南的湖边。
镜湖。
传说中最适合情侣表白、牵手、散步、分手的地方。
姜尘上次来这,还是开学第一天找不到路。
那时候路灯下到处是骑着小电驴送奶茶的学长,湖边长椅上都是刚组队的“社团搭子”,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但今晚太晚了,湖边空空荡荡,连情侣都没看到几对。
当然,也不排除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他慢慢走到湖边的回廊尽头,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坐坐,却意外地在一段长石凳前停下了脚步。
那是个熟悉的身影。
林婉宁。
她穿着件白色宽松衬衫,头发挽起来,坐姿挺得很直,膝盖并拢,像是随时要站起来离开,但又迟迟没动。
她没注意到他。
姜尘走过去,伸手在她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
“吓!”林婉宁轻呼一声,回头看到是他,又惊又喜:“你干嘛呀?”
“散步,放风。”姜尘语气漫不经心,“结果发现这地方被你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