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过去一天,姜尘就接到了何聪传来的好消息。
他已经尽力和房东谈过了,现在有两个方案。
第一种是房东的底价是每月33块\/平方,年限可以签十年。
第二种是每月30块\/平方,但年限只有五年。
听完之后姜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种。
前世他可能对燕京的了解不深,但在历史的进程里,全国地产的步伐是一致的。
尤其是在这个地段的租金涨幅曲线上,红线仿佛一个高频电锯,直冲天际。
五年合同听着划算,但那不过是个早死晚死的问题。
他要的,是稳定,是空间,时间是资本杠杆上最重要的筹码。
未来租金每年上涨的幅度会远远超过这点差价。
五年后再想续租的话,用屁股想也能猜到房东铁定坐地起价。
签合同的当天,姜尘先找了一家律所,花了两千块找了个专业的律师陪同。
虽然他前世也签过不少租赁合同,但做工厂和开商场完全是两个概念。
小心驶得万年船,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佐证了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合同现场,律师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就指出了不少问题。
接着快速重新拟定一份新的合同。
往上添了几条新条款,租赁期间合法扩展和改造,竞业禁止,独立经营权,以及给姜尘的免租期从3个月争取到了半年。
当合同落款生效,房东带着一副“我亏大了”的表情离开后。
姜尘就知道他这两千块花的千值万值。
之后,姜尘从包里取出5沓红艳艳的百元大钞放在了桌上,然后推到了何聪面前。
“何哥,这些天辛苦你了。”
何聪看着钱愣住,因为那五沓钱上还束着建设银行的一万元整的封纸,也就是说比约定的佣金还多了5000块。
“姜总,咱说好了就按中介那点提成来,你……”
“何哥,先别急,先听我说完。”姜尘笑着抬手打断他,语气平稳却有力,“我这里还有件事,得麻烦你。”
他语速不快,却让人听得很清楚:“我想让那些马上到期的租客尽快搬离,原因你也清楚。
但我以一个同为租客的身份去说,不合适,你和他们熟,也有交情,如果这事你来做的话,我想应该不难。”
说着,他眼神示意了一下桌上的五万现金,“这五千是给你的辛苦费,不包含在佣金里。钱不多,但我记账归记账,这人情,我记心里。”
何聪一下子愣住了。
他年纪也不算小了,十六岁就独自一人来到燕京北漂,到现在也快二十年了。
这一路上他也接触过不少投资客、大佬,其中不乏狠、精、利的狠人。
但像姜尘这种明明才刚刚成年,但一出手完全是一副老江湖做派的年轻人,仅此一例。
更难得的是,他该给钱时一点不吝啬,该给面子时也知道放低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