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春,二月。
汉水北岸,樊城。
林羽站在城头,远眺对岸烟尘滚滚。孙坚大军已攻占新野,正沿汉水北岸扫清残敌,兵锋直指樊城。江面上,荆州水军战船游弋,却难以完全阻挡孙坚架设浮桥的决心。
“报——!孙坚前锋已开始架设浮桥!其麾下猛将黄盖亲自督工,攻势甚急!”斥候飞马来报。
周猛、张浑等将面色凝重。新野弃守是林羽的军令,但眼看孙坚就要渡河,一旦让其主力踏上南岸,襄阳将直接暴露在兵锋之下。
“主公,是否半渡而击之?”周猛请战。
林羽缓缓摇头,目光深邃:“不,让他渡。传令水军,稍作抵抗,即佯装不敌后撤。放孙坚过河!”
众将愕然。蒯越眼中却精光一闪,似有所悟:“主公之意是…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不错!”林羽手指点向地图上汉水以南、襄阳以北的一片山地,“岘山!此地山势险峻,林木茂密,是设伏的绝佳之地。孙坚连胜之下,必生骄气,渡河后定会直扑襄阳。我要他在岘山脚下,折戟沉沙!”
他看向众将,下达一连串命令:“周猛、张浑!你二人率主力,即刻秘密移师岘山,依计设伏!多备火箭、滚木礌石,待孙坚主力进入伏击圈,听号令全力出击!”
“马岱!你率所有骑兵,潜伏于岘山侧后,待伏兵起,截断孙坚归路,直捣其中军!”
“蔡瑁(重伤已好)”林羽看向一旁一位面色有些忐忑的将领,“待孙坚主力过河,你立刻率水军夺回并焚毁浮桥,断其退路!”
“末将…领命!”蔡瑁咬牙应道,这是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此战关键,在于隐秘与定时!”林羽目光扫过众人,“各部务必依计行事,不得有误!”
“诺!”众将领命,迅速行动。
林羽则亲率数千人马,留守樊城,做出主力仍在的假象,并准备在适当时机“弃城而走”,进一步引诱孙坚。
计划已定,荆州军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悄然运转。
与此同时,汉水北岸,孙坚大营。
孙坚正值壮年,身披重甲,意气风发。连克新野、邓县,荆州军望风披靡,让他更加确信林羽不过是个侥幸得势的竖子。
“父亲,林羽弃守新野,退保樊城,恐有诈。”其长子孙策,年方十七,却已英气逼人,眉宇间隐有鹰视狼顾之相,此刻进言道。
孙坚大手一挥,不以为意:“策儿多虑了!林羽小儿,自知不敌,故而龟缩。待我渡过汉水,拿下樊城,襄阳便是我囊中之物!传令下去,加速架桥,明日拂晓,渡河破敌!”
部将黄盖、韩当、程普等皆百战宿将,虽觉有些顺利得异常,但见主将信心满满,亦不多言。
次日拂晓,孙坚大军开始渡河。荆州水军的“抵抗”果然微弱,浮桥迅速架通。孙坚亲率主力,率先渡过汉水,直扑樊城。
樊城之下,孙坚见城头旗帜虽多,却守军稀疏,不由大笑:“林羽果然怯战!儿郎们,随我攻城!”
然而,就在孙坚部队开始攻城之际,樊城城门突然大开,林羽率军“溃逃”出城,向岘山方向“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