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哀牢山笔录 > 第12章 黑子从迷雾中撕下的布条

第12章 黑子从迷雾中撕下的布条(1 / 2)

步枪的金属枪管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枪口稳稳地锁定着城城的胸口。老人的手指扣在扳机护圈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色,指缝里还嵌着常年握枪留下的老茧,那双布满皱纹的眼睛里,既有岁月沉淀的沧桑,也有面对陌生人的警惕,像一头守护领地的老豹,耳朵微微动着,捕捉着空气中每一丝异常的声响。

小溪的流水声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潺潺的水声裹着几片落叶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树林里回荡,将三人之间的沉默拉得格外漫长。城城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震得耳膜嗡嗡作响,他下意识地举起双手,掌心朝前,示意自己没有恶意,同时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秦川——他注意到秦川的右手始终离背包拉链只有两指的距离,那里面装着对付藤蔓的特制药剂。

秦川已经放下了手中的匕首,匕首的刀柄是磨得发亮的胡桃木,上面刻着细小的防滑纹路。他的表情依旧平静,但城城能看到他的下颌线绷得很紧,身体微微绷紧,像一张拉满的弓,显然也做好了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我们是来找人的。”秦川缓缓开口,声音放得很低,像山间的晚风拂过草叶,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温和一些,“找一支1973年失踪的基建工程兵部队,他们的帽徽上,应该刻着‘基建工程兵087部队’的字样。”

当“1973年”“基建工程兵087部队”这两个词从秦川口中说出时,老人的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幅度不大,却像被电流击中般清晰,手中的步枪也晃了晃,枪口不由自主地向下偏移了几寸,对准了城城的膝盖。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秦川,瞳孔骤然收缩,像是听到了什么尘封在时光里的秘语,嘴唇翕动着,半天才挤出一句话:“你……你怎么知道这个番号?”声音有些沙哑,像被砂纸磨过的铜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四十九年,外面早就没有人记得了,连档案馆的资料都标注着‘失联,无后续’。”

城城的心猛地一跳,从老人的反应来看,他不仅知道那支失踪部队的事情,大概率就是当年的亲历者。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那块刻着“军”字的金属碎片,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这是他在藤蔓缠绕的树下捡到的,边缘还留着子弹擦伤的痕迹,他想拿出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却被秦川用眼神制止了。秦川的眼神很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城城瞬间明白,此刻冒然拿出铭牌,或许会刺激到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我们在山谷里看到了你们的标记。”秦川指了指岩石上的五角星图案,图案用红色的油漆涂画,历经岁月冲刷,边缘已经斑驳,露出底下青灰色的岩石,“五角星的右下角刻着一个‘张’字,应该是当年负责刻标记的战士留下的。还有那些挂在藤蔓上的军人铭牌,上面刻着‘李’‘张’‘王’这些姓氏,其中一块铭牌的背面,还刻着‘等我回家’四个字,应该是你战友的吧?”

老人的目光顺着秦川的手指看向那块岩石,当他看到那个五角星图案和右下角的“张”字时,眼睛突然湿润了,浑浊的泪水像山间的晨露,慢慢凝聚在眼角。他放下了手中的步枪,枪托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他用粗糙的手背擦了擦眼角,手背的皮肤因为常年风吹日晒,像老树皮一样干裂,擦过眼角时,带出几道浅浅的红痕。“是老张……张卫国,他是我们连的通讯员,字写得最好,当年进山时,连长特意让他负责刻标记。”他的声音哽咽着,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那些铭牌……是我们当年用来辨认战友的,没想到最后,却成了他们留在这世上唯一的痕迹。”

城城和秦川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欣慰和沉重。欣慰的是,他们终于找到了知道真相的人;沉重的是,那些冰冷的铭牌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破碎的家庭。

“老先生,您是不是73年那支基建工程兵部队的人?”城城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放得很轻,生怕触碰到老人的伤心事,“您认识一个叫李建国的班长吗?我们在一份残缺的档案里看到过他的名字。”

老人的身体猛地一震,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他缓缓抬起头,看向城城的目光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疑惑,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希冀。他走到岩石旁,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个五角星图案,指尖的温度似乎能透过斑驳的油漆,触碰到当年那个年轻战士的温度,像是在抚摸一件珍贵的宝物。“我就是李建国。”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像被雨水打湿的鼓面,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悲伤,“当年我们奉命进山修建战备公路,说是要打通一条连接山内外的运输线,可进山后才知道,任务远不止这么简单。后来……后来就遇到了那些可怕的东西,它们像噩梦一样,把我们的队伍一点点吞噬。”他顿了顿,声音哽咽,“我们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失踪,今天少一个,明天少两个,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活了下来,像个逃兵一样,在山里躲了几十年。”

城城的心中充满了敬佩和同情。这位老人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森林里独自生活了几十年,没有亲人的陪伴,没有外界的消息,只有对战友的思念和对藤蔓的恐惧,一定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那您这些年,一直在这里吗?”他问道,“您没想过下山吗?”

李建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无奈。“我不敢出去,那些东西一直在盯着我,它们像是有记忆一样,只要我靠近山脚,就会有藤蔓从树林里钻出来。”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温暖的往事,眼神柔和了许多,“而且,我也放心不下我的老伙计们,我要在这里陪着他们,给他们清理铭牌上的藤蔓,告诉他们,外面还有人记得他们。”他看向城城和秦川,眼神中带着一丝期盼,“你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外面的人,是不是已经知道这里的事情了?我的家人……他们还好吗?”

“我们是根据一些手稿和资料找到这里的。”秦川说道,“是一位老兵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日记,里面记录了当年部队进山后的一些事情,还有关于‘幽冥之花’的传说。外面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事情,只有一些关于‘幽冥之花’的传说在民间流传,被当作神话故事。”他顿了顿,看着李建国期盼的眼神,轻声说道,“我们不知道您家人的具体情况,但您可以放心,这么多年来,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失踪的战士,他们的家人也一直在等他们回家。”

“幽冥之花……”当提到这四个字时,李建国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起来,像被抽走了所有的血色,他猛地后退一步,警惕地看向四周,仿佛那朵花就隐藏在附近的树林里,随时会带来灾难。“别……别提起它!”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像被风吹得摇晃的烛火,“那是一朵魔鬼之花,它会带来灾难,会把一切靠近它的东西都变成养料!当年我们就是因为发现了它,才遭到了那些东西的袭击,付出了那么惨痛的代价。”

城城和秦川的精神顿时高度集中起来。从李建国的反应来看,他不仅知道“幽冥之花”,还亲眼见过它带来的灾难,这对他们了解真相至关重要。“老先生,您能详细说说吗?”秦川问道,语气诚恳,“我们需要了解‘幽冥之花’的真相,不是为了占有它,而是为了阻止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把它带出山,避免更多人受到伤害。”

李建国沉默了片刻,眼神在恐惧和犹豫之间反复挣扎,像是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最终,他叹了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说道:“好吧,我告诉你们。但你们一定要答应我,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靠近那朵花,更不能去找它,否则,你们会像我的战友一样,永远留在这座山里。”

城城和秦川连忙点头答应,眼神坚定。他们知道,这个承诺不仅是对李建国的保证,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李建国坐在岩石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岩面,岩面上的纹路硌着他的指尖,却让他的思绪更加清晰,缓缓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记忆闸门。“1973年的夏天比往年更闷热,山里的蚊子像小苍蝇一样大,一咬就是一个大包,挠破了还会流脓。”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像是被山间的潮气浸透过,“我们部队背着沉重的工具和给养进山,每人负重三十多斤,走了三天三夜才到山腹地。上级只说是修建战备公路,直到进山半个月后,连长才偷偷召集我们几个骨干,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开会。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手绘地图,地图边缘已经卷了边,上面用红笔圈出一个模糊的区域,标注着‘幽冥之花’,还写着‘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并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