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灶火煨春(2 / 2)

村民自发集资,抬来木石,要在村中心为苏晚晴建“神医堂”。

匠人图纸都画好了,雕梁画栋,匾额烫金。

她却笑着摆手,在原定地基上支起一座四面通风的草棚,竹为骨,茅为顶,连门都没有。

“叫‘共济庐’。”她道,“病来共防,难来共渡,医术不是供起来的,是要用起来的。”

百姓不解,直到看见墙上陆续挂上的锦旗——有人写“活命之恩”,有人书“仁心济世”,最中间那幅,却是无字白布,空荡荡迎风轻扬。

陆沉踱步而来,执杖轻点地面:“为何留白?”

苏晚晴望向棚下:小禾正握着一位老农的手,一笔一划教他写自己的名字。

老人写得很慢,但极认真。

“以后谁治好一个人,”她轻声道,“就让被救的人,亲手写一句话上去。”

陆沉怔住,继而抚须长叹:“妙啊……医者种仁,百姓结果。此庐无墙,反纳万家灯火。”

当夜,谢云书在灯下合上《地脉养生经》修订稿,墨迹未干,窗外雪落无声。

他提笔,在末页缓缓添上一句:

“真正的医者,不在书里,不在庙堂,而在万家烟火之间。”

笔锋收势刹那,远处草棚中仍有灯光摇曳——那是阿芷在整理新编的《乡疫手册》,小满在一旁誊抄配图。

雪静静覆盖了去年脉亭焚毁后的焦土,也掩住了地底尚未苏醒的根脉。

而山外,春风已悄然转势。

春分日将近,田垄解冻,某处瓜藤破土,卷须轻颤,似在等待第一声唤它名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