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我爹来领饭,他昨儿说了,宁喝你一碗糊,不吃周家一口馊!”
“苏姑娘救过我家娃,她开的灶,就是咱全村的灶!”
声浪如潮,一波盖过一波。
王德发额角渗汗,眼看民心尽失,再僵持下去只会自取其辱,只得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人群欢呼起来,吴婶抹着眼角笑出了声,小石头蹦跳着喊:“我们有饭吃了!”
夜深,万籁俱寂。
院中石桌旁,苏晚晴与谢云书相对而坐,清点最后的物资。
烛火摇曳,映着他清瘦的轮廓。
他指尖轻点纸页,语气温淡:“柴薪存量不足五日,酒曲所用糯米尚缺两斗,若想维持十日运转,需现筹铜钱至少三百文。”
春桃抱着熟睡的妹妹轻轻走来,声音怯怯:“姑奶奶今早摔了药碗,指着天骂您是‘祸水转世’,说您烧的是阴火,引的是灾劫……”
苏晚晴冷笑一声,正要开口,却听身旁传来一声极轻的嗤笑。
她侧目,只见谢云书垂眸望着账本,唇角微扬,眸底却寒光一闪:“祸水?她怕的哪里是灾劫——她怕的是,你点燃了她们一辈子都不敢点的火。”
风过檐铃,星河如练。
苏晚晴久久未语,忽而起身,拿起炭笔,在泥墙上一笔一划写下十个大字:
凡愿自食其力者,此处有饭吃。
字迹粗粝却有力,如犁破荒土,刻入人心。
而就在村外山道尽头,薄雾之中,一队身影正悄然逼近——七八个衣衫褴褛的农户,背着空粮袋,脚步蹒跚却坚定。
为首老汉抬头望见那行墙字,浑浊眼中骤然迸出光来。
“到了……”他喃喃,“杏花食坊,真开着呢。”
灶火未熄,新的风暴,已在炊烟升起处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