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易中海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分不清是轻蔑,还是认可。
他提着篮子转身回了屋。
杜鹃看到他手里的东西,怯生生地看了一眼,没敢问。
“把鸡蛋拿盐水泡上,能多放几天。
蘑菇炖鸡的时候搁里头。”
易中海把篮子放在桌上,语气平淡地吩咐了一句。
然后,他重新坐回桌边,继续写他的请帖。
心情,却比刚才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
轧钢厂,副厂长办公室。
李怀德靠在宽大的椅子里,双脚惬意地搭在办公桌上。
手里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茉莉花茶,正闭着眼睛享受。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和淡淡的茶香。
张秘书站在办公桌前,微微躬着身子,神情严肃。
“厂长,您让我盯着的事,都安排下去了。
“嗯。”
李怀德眼皮都没抬,轻轻吹了口杯子里的热气。
张秘书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
“厂长,昨天我去后勤那边转了一圈,倒是发现了一个管理上的小问题。”
“哦?”
李怀德终于放下了茶杯,来了点兴趣。
“说说看。”
“就是咱们厂食堂的管理,尤其是员工下班这块儿,有点松散。”
“我听说,食堂有些员工,仗着自己是老师傅,有点手艺,长年累月地往下班的饭盒里夹带东西。
倒也不是什么大玩意儿,就是些剩菜剩饭,或者炒菜时多出来的边角料。
可日子长了,这也不是个小数目啊。”
张秘书仔细观察着李怀德的脸色,继续说道:
“这股风气,影响很不好。
小灶的大师傅这么干,底下帮厨的、学徒的,有样学样。
“长此以往,咱们食堂的油水,还不都得从这一个个饭盒里漏出去?”
这挖的,可都是咱们厂的墙角,是社会主义的墙角啊!”
他把林卫东教他的那套话,用自己的语气和身份,重新包装了一遍。
听上去,完全是他这个厂长秘书,出于对工厂财产安全的担忧,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李怀德的眼神变了。
他那双搭在桌子上的脚,也慢慢放了下来。
食堂?饭盒?
他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人,就是傻柱。
杨厂长跟前的红人,仗着一手臭手艺,在厂里横着走。
这小子手脚不干净,他是早有耳闻的。
只是一直没抓住什么把柄,加上杨厂长护着,他也不好轻易动他。
现在张秘书把这事捅出来,还直接上升到了“挖社会主义墙角”的高度。
这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你说的这个风气,持续多久了?”
李怀德的声音沉了下来。
“这个……不好说,有些老师傅,听说从进厂起就有这习惯了。”
张秘书故作迟疑。
听说某些人带饭盒都带了五六年了,风雨无阻。”
李怀德面色一凝。
五六年?
他心里迅速算了一笔账。
一天一两肉,一年就是三十多斤。
五六年下来,那就是两百多斤肉!
这还只是一个人,要是整个食堂都这么干呢?
他心里升起一股无名火。
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他看着张秘书,缓缓开口。
“这份忧虑,很好。”
“你说的对,这已经不是占点小便宜的问题了。
这是原则问题,是纪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