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九窍鸣泉(1 / 2)

【祭坛燃星火】

乐墟最深处的九窍祭坛,像块被火烤焦的琥珀。

李慕白站在祭坛中央,仰头望着穹顶——九盏青铜灯悬在头顶,每盏灯芯都是一簇幽蓝火焰,火焰里翻涌着音符:有的像泣血的箫声,有的像裂帛的琴鸣,有的则是婴儿的啼哭。灯影投在地面,将中央的汉白玉石柱映得发亮,柱身上密密麻麻刻着《广陵散》残谱,与他之前在祭灵台、鸣泉眼见过的残谱拼接起来,正好是完整的曲谱。

“这是乐神的琴魂。”阿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站在祭坛边缘,白衣被火焰烤得发烫,却仍将半块玉珏按在石柱上,“每道残谱都是一缕琴魂的残念,九窍对应九弦,要奏响完整的《广陵散》,必须用您的琴音唤醒它们。”

李慕白摸向怀中的焦尾琴,琴身突然发烫。他这才发现,石柱上的残谱与他琴箱里的断弦产生了共鸣——每道残谱的刻痕,都与他记忆中师父教过的指法严丝合缝。

但下一刻,变故陡生。

【弦颤灼心魄】

李慕白指尖搭上琴弦,奏出《广陵散》的起调。

第一弦振时,穹顶第一盏灯的火焰突然暴涨,化作赤焰锁链,缠住阿砚的脚踝。阿砚闷哼一声,踉跄着跪倒在地,白衣下摆被烧出十个洞,露出底下淡青色的肌肤——那是前世琴僮的皮肤,李慕白在幻境里见过。

“错了。”阿砚抬头,眼瞳里映着火焰,“第一弦该用‘商调’,您用了‘宫调’。”

第二弦起时,第二盏灯的火焰化作冰锥,刺向阿砚的左肩。他抬手格挡,玉珏与冰锥相撞,迸出金光,却仍被划开一道血痕。

“第二弦该用‘角调’……”他的声音越来越弱,“您总记不住……”

李慕白的心脏像被人攥住了。他望着阿砚背后的火焰锁链——那是用《广陵散》的残谱凝成的,每一道锁链上都刻着前世的记忆:乐神在星槎上抚琴,琴僮在廊下研墨;乐神被天兵围困,琴僮扑上去替他挡雷火;乐神在轮回池前回头,琴僮举着半块玉珏喊“主人等我”……

“阿砚,”李慕白声音发颤,“我不是记不住……我是怕……”

“怕什么?”阿砚抬头,眼尾泛红。

“怕我弹错了,你就永远困在这里。”李慕白喉结滚动,“怕我连累你……”

【市井补残谱】

第三弦起时,李慕白闭上了眼睛。

他不再试图回忆“正确的”指法,而是任由手指落在琴弦上——那是他在长安街头卖唱时学的《胡笳调》,是酒肆里货郎敲着拨浪鼓哼的《货郎儿》,是乞丐用破碗敲出的《乞食调》。这些调子不成章法,却带着人间最鲜活的温度:有卖炭翁的咳嗽,有卖花女的笑声,有孩童追着糖人跑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