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替劫见天真(2 / 2)

画面闪回:渔村破庙里,少年书生(阿昭)替顾长庚挡下山洪;长安街市上,书生(阿昭)替顾长庚挨了恶犬一嘴;泉州港雨夜里,书生(阿昭)替顾长庚挡下刺客的刀......原来那些,都是阿昭在轮回中拼命靠近顾长庚的痕迹。

阿昭,对不起。顾长庚的眼泪滴在阿昭手背,我记起来了。我记起你追着云舟跑的样子,记起你胳膊上的歪脖子树,记起你说阿兄,等我长大,换我护着你......

【第三节·双生照归途】

云绡突然将《往生因果卷》残页撒向空中。每页都映出阿昭的记忆:炼魂炉里的惨叫、轮回中的守望、被仙门抹去的名字......沈砚秋将端砚中的龙血倒入三途河,河水瞬间化作金桥,托住阿昭虚化的魂体。青鸾(阿蘅)展开《洛神赋图》,画中宓妃轻轻握住阿昭的手:阿昭,你看,长安的牡丹开了。

原来你们都知道?阿昭的声音不再冰冷,你们都知道我是替劫者?

顾长庚摇头:我们只知道,有个和我们一样的人,在替我们受苦。他将颈间的溯魂玉取下,与阿昭的半块合在一起,阿昭,这玉里锁着我们的命。你受的每一劫,我都替你记着。

阿昭望着三人交叠的身影,突然笑了:阿兄,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笨。他的魂体逐渐凝实,左眼下浮现出与顾长庚相同的朱砂痣,但我信你。

三途河的水突然退去。阿昭指向桥对岸——那里有座新建的茶棚,檐角挂着并蒂莲灯,桌上有碗冒着热气的糖蒸酥酪。我替你走了三千年劫路,他说,现在,该换你陪我喝碗糖水了。

顾长庚牵起阿昭的手,走向茶棚。云绡、沈砚秋、青鸾跟在身后,看着两人的影子在水面上交叠,像两株并蒂莲,终于在千年后同时绽放。

【第四节·因果终有尽】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三途河雾,茶棚里的老妇笑着递来糖蒸酥酪:两位小郎君,可算等到你们了。顾长庚接过碗,发现老妇的眉眼与母亲有七分相似——原来她也是被顾长庚改过命的凡人,如今终于得享天年。

阿昭咬了口酥酪,眼睛弯成月牙:阿兄,甜的。顾长庚望着他耳后那颗与自己相同的痣,突然明白:所谓,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牺牲,而是两个灵魂在因果里互相救赎。

云绡将最后一瓣残灯投入河中。灯芯上映出画面:西海龙宫的珊瑚城重新生长,鲛人族抱着执念珠在海底歌唱;渔村的孩子们捧着书本跑过青石板路,书声琅琅;长安的朱雀大街上,阿砚(沈砚秋前世)和阿蘅(青鸾前世)牵着手,身后跟着替他们挡刀的书生(阿昭前世)。

原来所有的劫,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圆。阿昭望着天边的朝霞,阿兄,我们回家吧。

顾长庚点点头,牵起他的手。三途河的尽头,渡魂舟正缓缓靠岸。船头立着的,是两尊一模一样的冥君雕像,他们广袖间飘着的,是同一朵并蒂莲。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