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这片生鱼是细嚼慢咽,而邝尚书则是整个吞下。陵阳公,您觉得,我与邝大人吃生鱼片,谁是享受?”
张軏皮笑肉不笑地看向樊忠,一只手放在桌下,有节奏地拍打着大腿。
樊忠先是喝下一口酒,也夹起一片生鱼。将它放进口中,再倒满一杯酒,合着酒整个吞下。
“我也吃不惯生食,但东瀛地小,物资也匮乏。只能将就着吃吧,只要不饿肚子就行。”
转头看向李贤的邝埜也在等,看李贤如何回这话。
“确实是,既然咱们水土不服,不如囫囵吞下,免得在嘴中让口鼻受苦。”
说罢,也学着樊忠刚才样子,一片生鱼加一杯酒,整个吞进肚子。
樊忠和张軏相视一笑,纷纷起身拍掌。
“就依浔阳侯所言,我与张将军定当言听计从。”
别以为樊忠这话是要以李贤马首是瞻。
这可是一个坑。
拿下江户是樊忠和张軏的功劳,这是铁打的事实。
但拿下整个东瀛,为何又要听李贤的呢?
因为东瀛还有许多地方没打下,若要将其全部拿下,死伤肯定会有。
再者,明军对东瀛内部不是特别了解,万一吃败仗怎么办?
樊忠这样说的目的就是给李贤挖坑,因为他和张軏拿攻下江户这功就可以了。
至于以后的功,哪能跟江户比?
再者,万一吃败仗后,樊、张二人完全可以把这个责任推到李贤头上。
但是...
江户之功,依旧还保留着。
换句话说,攻下江户是首功。吃败仗,那就是李贤的责任。
李贤本就是成精的狐狸,哪能不知其中弯弯绕绕。
可他现在也没办法,皇帝是让他来东瀛支援,总不能现在转头回去吧。
邝埜无奈地一笑,举起酒杯对樊忠敬酒。
“陵阳公此言差矣,李尚书多时未上过战场,加之...”
邝埜在这句话里称呼李贤为李尚书,意思就是,李贤现在只是户部尚书,打仗怎么可能比得过您二位。
他的话刚说一半,就听张軏将其打断。
“诶~听闻浔阳候在草原上大败瓦剌和鞑靼,也先也被当场炸死,邝尚书怎可说浔阳候多时未上过战场?”
邝埜和李贤顿时就愣在当场,击败瓦剌和鞑靼确实全大明都知道。
可那时候的樊忠和张軏,应该去朝鲜了吧?
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一人~皇帝。
恐怕,自己在草原上一举一动都被锦衣卫传回京师,皇帝再将自己的举动传给在朝鲜的樊忠。
如是想到的李贤也不得不承认,樊忠学习打仗确实厉害。
自己在北边依靠火器优势,而昨日来东瀛后,听闻樊忠之所以能轻松拿下江户,也是以火器为重。
“嗨~瓦剌和鞑靼都是跳梁小丑,李某不才,只是过去捡个大便宜,怎可说成大功一件。”
笑着摆手的李贤正好跟樊忠四目相对。
“浔阳侯谦虚了吧?瓦剌和鞑靼威胁我大明边关多年,没想到你花了仅仅几天时间就将其拿下,樊某当真佩服。”
两方人都是皮笑肉不笑,话里带话。
只有李裪,他被两方夹在中间,连喘气都不敢太大声。
最近有点事情,可能每天只能更一章。
十分抱歉,请大家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