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啊,陛下让一个五品官查一群七品以上。对了,他们中还有好几个还是四品,能查得动吗?显然不能。陛下要的就是这个结果,王大人去太原府后按照册上名单挨个讨要银子就行。回京后陛下不仅不会让你蹲大狱,说不定还会给与一定奖赏。若王大人实在气不过这群耗子,大可将名册交给陈循。”
王文低头一想,自己在京师已是‘举目无亲’,再闹下去连吃饭都成问题。既然有人出主意了,而且还不错,那就照办吧。
“多谢王爷...”王文的感激让朱祁钰信心倍增,旋即伸出橄榄枝,“王大人可知去太和殿上早朝的人,分得清哪些是清官,哪些又是浊官?”
茫然地摇头,王文回道,“下官不太清楚....”朱祁钰没让他把话讲完,就抢先开口,“太和殿里除了陛下跟于师傅外,胡尚书得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王大人你。当然,本王算自夸吧也得算一个。”
王文哪能听不明白其中含义,只是笑着推辞,“下官哪能跟于尚书和胡尚书相比,更不敢妄言与陛下同等清流。”
“诶~本王还没瞧见过哪位官员去典当铺卖自家夫人陪嫁首饰,此等清官难道不该让朝廷重用...依本王看,等王大人此次去山西回京后,本王就上奏陛下,让你去做那山西布政使...”
王文现在也就只是个五品刑部郎中,布政使可是从二品。按资历来说就算朝廷当下没人可用了,那也轮不上他来当。
但朱祁钰会哄人啊,三言两语就让王文信了,这下宣王府算得上再添一员。
东宫......
“什么?”太子朱祁镇凶狠地回过头来瞪着李贤,旋即问道,“陛下当真这样说的?”
“回太子殿下,陛下亲口告诉臣下,让臣下照您大婚规模来办。”李贤其实也不想掺和这事,但想到自己是东宫属官,只好亲自来一趟。
“宣王只是一个还没册封蕃地的亲王,何德何能与孤大婚同等级别?莫非是陛下病了?”当着李贤的面,朱祁镇也表现出对宣德皇帝不满。
要说起李贤,也只能用倒霉来形容。开国勋将茂国公李彬就是他老爹,本来好端端地在军营里,却在宣德十三年召回京师做起文职,而且还是礼部尚书。
武人嘛,性子和文人就跟猫狗一样,见面就要掐。所以啊,当下礼部办事效率和以前有非常大的区别,这些还都是李贤的功劳。
“想个折,给宣王把这门婚事给搅黄咯~”朱祁镇那天跟宣德皇帝叫板,回来后连站立都成问题,要他再跑去大吼大叫,怕是比要了命还难。
“太子殿下,您...”你老子敢告诉我,明摆着就等咱上钩,你这...“太子殿下,陛下之所以告诉臣下,不是因为臣下是礼部尚书,陛下在钓鱼呢。”
李贤也打定主意了,要去搅黄是你的事,可别拉上我。自山西赈灾银案后,东宫党也陆续有人对这位拎不清的太子爷开始避而远之。
因为这时候的大明相对来说还比较清廉,不仅仁宣之治还在继续,而且朝中人才也在不停补缺。